深圳每天数十万学生在校就餐,16名委员联名提出提案--
统一招标严把"学生餐"安全关
邓小群
深圳商报记者 邓小群
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成为一大热点,"地沟油"、添加剂等让市民不安全感增加。而这其中,每天数十万的"学生餐"安全与否,更是牵动了政协委员的心。甘小红、任克雷、刘立荣等共16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校园内的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控。
全国中小学餐饮事故频发
这些委员告诉记者,2011年,各地中小学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于2011年10月联合下发《关于迅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紧急通知》,北京、河北、河南等数十省市对学生食品安全及学生就餐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规范。
16名委员认为,深圳中小学2011年虽然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特别是前不久曝光的"地沟油"进政府机关食堂,使市民对食品安全产生恐慌,我市对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管理的完善与调整,更是迫在眉睫。
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存隐患
深圳作为一个快节奏城市,虽然实行了就近入学,但是不少学生需要在学校就餐,特别是大量幼儿园、寄宿制高中的学生,日常就餐只能依靠学校解决。校园内学生餐饮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深圳数十万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健康。
市政协委员甘小红告诉记者,为了完善深圳"学生餐"的管理,2009年,我市出台了《深圳中小学校外配餐管理办法》,但在这3年中,政协委员经过调研发现,这个办法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深圳市中小学校外配餐管理办法》中规定,"配餐企业须具备配餐资质,取得卫生或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她认为,实际上我市中小学配餐企业绝大多数持有卫生许可证,但缺少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食品原材索证管理。同时,也没要求其具备独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能力,更没有要求其具备依据成长需求的研发能力。
甘小红说,这样的规定,导致"学生餐"食品安全和营养保障,只能紧紧依靠操作人员简单的基础常识来保障,这意味着其中蕴含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16名委员认为,资质决定配餐企业有无承担风险的能力,是约束企业道德底线的防线,是衡量企业有无完成需求能力的标准。没有明确对应的标准和监管制度,即便市场监管人员竭力检查,掩藏在和谐之下的隐患依然会随时爆发。
政府统一招标把好安全关口
在16名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中,他们提出建议,由深圳市教育局集中采购,统一面对社会招投标,建立深圳中小学配餐单位资格库。
参与招投标供应商应为深圳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供应商必须具有指定级别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许可证及省级以上食品企业信用评级A级及以上资质;需具有ISO20002、HACCP等相应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需具备独立的品控部门并拥有相应的检测能力和技术;需具备独立的研发部门及营养师,有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营养需要提供相应膳食搭配的能力;有三年以上为学校供餐零事故的经验。
他们建议,应由市场监管部门组成"专家评审小组"对应标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审查结果对社会进行公示。配餐标准、分量及收费由教育局指定范围,企业在范围内提出方案,由家长委员会合议选择配餐方案。
同时,要有市场、质检、质监等部门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不定期进行食品抽样检测,同时对食品生产环境、流程和原材料索证进行不定期抽检。同时她建议,可在关内、关外各选一区作为推广示范点,试点后听取各界声音确定下一阶段推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