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营养包非万能
黄慧敏
一小包粉状的营养包,解决了身体上的需要,但人就满足、健康、聪明了吗?
上周到青海考察,因肠胃炎一整天食不下咽。第二天恢复了精神,赶紧恶补、吃个丰富的早餐再随大队出发到乐都县瞿昙镇的浪下村。
在那里,抱着小孙子的老奶奶,自豪地指着旁边另一宝宝说:"你看我的才8个月,他的10个月大了。但我家这个跟他一样高一样胖。"
贫困的浪下村两年前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选为试点。村里6至24个月大的婴儿每天可获一营养包,以补助饮食中欠缺的铁、钙、维生素等。
两年下来,原本每星期只吃得上一两次肉,或只能喝上肉汤的婴儿们在高度、体重、贫血率等方面都"正常化",赶上城里的孩子。据说,营养充沛的孩子,学习较好,智商也高。
但这足够吗?婴儿还说不上话,但根据一项调查,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学龄儿童,有72%上课时有饥饿感。
如果为这些学生也提供营养包,或许能解决他们发育迟缓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饥饿感更可怕。如果考察当天有人告诉刚病好的我,只能吞下10颗维生素丸补充营养,我恐怕全天都提不起劲采访。
可是在贫困的生活中,饿,恐怕已是个常态,是贫困地区小朋友每天努力学着适应和接受的现实。
为改善情况,中国政府这些年来出台好些政策,包括于上个月宣布每年拨款160亿元人民币(32.88亿新元)为试点农村的2600万名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实属大好消息。
但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思高(Scott Rozelle)的经验,在中国贫困地区,当学校膳食改善后,家长就会自动减少家中吃饭时的肉量。到头来,改善学校膳食的努力又要归零了。
缺乏营养就给营养包,肚子饿就提供免费午餐,这些措施确实很有针对性,但少了一个全盘计划,它们也只能是"见洞补洞"的短期方案,成效大打折扣。
筹足资金给予营养补助,但学校却没有食堂能烹煮;盖了新校舍,但山区学生因距离太远无法也没钱上学;学校负责接送,可是校车却严重超载;找来老师,但一个老师却要对着50多个学生。
甘肃上周造成21人死亡的校车意外就是一记警钟。因提供接送服务,镇上700多个儿童都挤到同一间幼儿园读书。但学校经费不足,无法添置设备,原本只能载9人的校车挤了64人。
任何教育系统中,需要照看的细节繁多,而且环环相扣。不论是教师素质、儿童营养、学费或甚至是学校应该建在哪里,从制定方案、落实对策到长期监督,都需要一个完善周详的全盘计划。
要搞好教育,确实不容易,因为它还不只局限于学校。贫困、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其实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它们影响着儿童情感和身心健康,是教育这个大拼图中的一块。
已富裕起来的中国得应对的社会问题不少,但下一代的前途应该是优先受到重视的课题之一。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同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实际上也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繁荣强盛的答案,而这可不是单靠营养包就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