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今麦郎酸价超标事件“惊天逆转”

   2012-07-31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0540

    检测机构再摆乌龙:

    今麦郎酸价超标事件"惊天逆转"

    无独有偶,继洋奶粉香兰素"乌龙门"事件之后,轰动全国的今麦郎方便面酸价超标一事也同样出现戏剧性的一幕。作出"酸价超标"结论的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事件"发酵"半个月后忽然发表声明,称自身"检测资质认证不全,收回检测报告并向今麦郎公司道歉".然而,对于这种"惊天大逆转"的结果,很多网友充满质疑。作为消费者辨别商品质量的"眼睛",检测机构却屡屡自摆乌龙,其权威性大打折扣。

    事件回顾:一份报告导致全国下架

    7月11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工商部门在对方便面食品的例行抽查中,发现今麦郎多批次方便面检测出酸价超标,包括"今野拉面"、"一元王香辣牛肉面"等。出具检测报告的是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于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如果酸价过高,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今麦郎方便面酸价超标的结果一经披露,消费者的恐慌迅速蔓延全国。而后,各地一些超市陆续将今麦郎相关产品下架。

    出尔反尔:检测中心宣布收回报告

    日前,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因该中心"方便面酸价指标检测资质认证不全",所以对于该中心受三门峡市工商局委托送检的由山西运城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今野拉面香辣牛肉面、今野拉面(老坛酸菜牛肉面)、一元王香辣牛肉面三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予以收回,声明无效,并向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表示道歉。

    不过,与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宣布报告无效的方式不同,记者在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没有找到上述声明。目前网上公开的是这份纸质声明的照片。

    扑朔迷离:各种质疑排山倒海

    据中国广播网消息,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王女士分析,她理解这件事,三门峡疾控检测中心不是没资质,而是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对于检测机构来讲,报告就是产品,超出了能力范围就是无效报告。"

    记者在国家认监委于网上公布的食品检验机构中,并没有查到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名字。那么,明知自己资质不全,为什么当初敢出检测报告?三门峡市工商局又为何会稀里糊涂地委托了一家根本不具备酸价检测资质的机构?

    就在全国人民急切寻找这次"收回成命"的真相时,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却透露相关负责人在郑州忙着与今麦郎厂方进行沟通。立刻,"被公关"质疑声四起。网友丁龙江发表微博抨击:"真是大笑话!资质不具备是谁发现的?如果是自己'突然发现'的,那么问题就更大。是什么让他们突然发现?一个检测机构不知道自己能检测什么就敢接活儿?"

    而在消费者心中,机构检测的资质是否完善、出尔反尔中是否有猫腻?这些都不是最揪心的,大家最迫切想知道的是,今麦郎方便面究竟有没有酸价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

    7月23日,今麦郎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公司紧急成立了工作组,将同批次产品从市场上收回并送至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检验产品全部合格。

    从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可以看到,在7月13日和7月17日两次送检的大今野拉面老坛酸菜牛肉面、今野拉面香辣牛肉面、一元王香辣牛肉面均检测合格。今麦郎公司称,向全国15个生产基地所在地区送检的92个批次产品全部合格;2012年1月至今的今麦郎产品常规检验中抽检的382个批次的产品也全部合格。

    但有趣的是,中国广播网披露,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只是接受今麦郎的委托,把企业留存的和在库房封存的产品取过来做检测,并不像今麦郎所说从市场上回收的。中心只对其送来的样品负责,不对其整个批次负责。

    也就是说,事情发展至今,今麦郎产品到底安不安全仍然没人给"打包票".而网友"黎瑞峰peak"则希望,"国家有关检测中心能于近期出面进行检测,给出权威结论,让消费者放心。"

    覆水难收:产品销量同比下降55%

    食品安全负面新闻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对企业运营产生重大打击,今麦郎也没有例外。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侯兴福公开向媒体表示:"从7月11日起,网上负面新闻高达17928条,被曝的三款热销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5%,而有关工商部门要求今麦郎产品全部下架,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即使目前"酸价超标"检测报告被收回,今麦郎公司表示,之前下架的产品也将恢复上架,但事发半个月里已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品牌美誉度的重创都覆水难收了。

    以此为鉴:强化检测监管刻不容缓

    有行业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的产品抽检检验,除了具有国家检验资质的检测机构,任何一个机构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些产品,然后自行检验或是委派其他非官方机构去检验,检验结果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可以传播得很快,尽管这些检验结果在发布之后可能被质疑推翻,但对企业品牌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这无疑加大企业的生存难度。不严谨的检测结果不仅给企业和行业造成损失,还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品牌不良认知及安全恐慌,这个责任该由谁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呼吁,目前检测机构或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存在资质不全、检测能力有限、不够谨慎等问题,这个过程极易对企业产生伤害,甚至被竞争对手利用。检测中心应该更加规范。

    有分析人士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点考虑如何监管检测机构,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客观,让公众真正放心。

    南方日报记者 周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