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孟素荷谈中国食品安全三大短板:源头污染是最大隐忧

   2014-06-11 中国经济网2210
核心提示: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发言。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


    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发言。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会上发言时说,自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后,中国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快速提高,但仍然存在源头污染、食源性疾病、信任危机等三大短板,而源头污染是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短板和隐忧。>>>食品安全宣传周专题

    孟素荷说,2008年的三聚氰氨事件,使中国食品工业人整体蒙羞,但是到今天为止,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快速提高。

    首先,管理日益到位,检测指标好转。比如5月6号抽检显示,婴幼儿奶粉和小麦粉百分之百合格。这种信息公示显示了政府管理从危机应对向风险预防监管模式转变,把风险预警放在前,而非出事后再惩罚、下架。中国食品工业安全的管理水平在稳步地提升。

    其次,企业家的安全意识在增强。双汇每年除正常检测费外,对供应商的抽查费用一年达到1500万。

    第三,国家对食品安全科技投入加大,而且在诸多方面已经产生正面影响。

    第四,科技界参与到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中。以前科技失声,媒体对有些事情无知,造成信任危机蔓延。从2010年起,科技界开始每年对当年事件进行点评,区分真假。同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加大与媒体的合作,强化科普工作力度。科普是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润滑剂,企业平时做好公众科普是最明智的选择。

    总体看,“中国食品安全呈稳中向上的趋势,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孟素荷说,但是中国食品安全仍存在大短板,除道德之外,分别是源头污染、食源性疾病、信任危机。

    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原料源头污染,是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短板和隐忧,而且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化解。中国16.1%的土地被污染,土地上生产出的粮食、以粮食为原料加工的面包都会被污染。这些土地的污染需要几十年的缓释,短期内难以化解。

    第二是食源性疾病,中国去年两亿多人得了此病,但远不如工厂出事那么轰动,很少被人关注。

    第三是信任危机。信任危机是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战。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统计,从今年1月3号到6月3号,全国共有21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但真正食品安全事件占比仅14.3%,非食品安全事件占比85%。热点问题集中发生在食品添加剂、餐饮业、转基因食品,其中白酒的塑化剂问题、胶原蛋白的问题、地沟油的问题是冷饭热炒。“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时,缺少科学精神,中国食品安全报道呼唤媒体的优质信息和专业信息。” 孟素荷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