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政府到消费者虽然几经努力,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食品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涉及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诸多环节组成的整个物流体系。而物流体系包含的各个环节往往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这从根本上阻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基础,使生产者对食品价值的需求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需求无法对接。
实际上,生产者有能力生产高品质的食品,消费者也愿意多花钱为好食品买单,但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隔离,衡量食品价值的因素往往只有数量和外观,而体现不出内在品质。比如蔬菜,消费者习惯于关心它的价钱和外观,不关心蔬菜的农残和口感情况,即使有人关心,现在的食品流通体系也不支持这种关心。菜农即使生产有机蔬菜也没有销售有机蔬菜的渠道,只能当做普通蔬菜销售,无法实现高品质蔬菜的应有价值。对于绝大多数城市的消费者只能在超市、菜市场购买价格与内在品质无关只与数量有关的蔬菜。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尤其是小生产者不但不会主动生产高品质的食品,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它的产量,改善它的外观,这样,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成为必然;而消费者即使想多花钱也无法在常规渠道获得高品质的食品。
虽然常规的食品物流体系对于保证供应、稳定物价发挥了还将发挥着功不可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常规的食品物流体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无法进行情感和信任传递,从消费者到生产者无法实现合理的消利益分配和有效的质量监督。食品安全问题根源在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隔离,及由此带来的情感阻断、信息阻断、利益分配阻断和质量保证阻断。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以下途径。
第一,全民觉醒,重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健康。食品安全是健康生命的基础,对每个家庭影响深远。只有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什么有益,什么有害,将个体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变成全社会的需求,通过市场调节作用,才能倒逼现在的食品物流体系朝着有利于食品安全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影响和改变食品生产者、流通者和销售者的生产运营理念和实际操作方式。
第二,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的途经。减少食品流通环节,让生产者与消费者更直接的接触与交流,实现情感和信任传递。只有消费者和生产者更多的直接交流,双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生产者才愿意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消费者才愿意为放心、优质的好食品增加价值。农超对接、食品加工厂开放参观、大都市附近的农场采摘、电商兴起和生产者自营销都是因为增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安全、高品质的食品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消费者应当适当增加生产者的收入。在常规食品物流体系中,从上到下,一层层都在努力压低价格;从下到上,一层层又在抬高价格。但最上层的消费者和最下层的生产者往往都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整个体系中是最被动的。高品质需要高价格支撑,但这个高价格只有适当的分配给最源头的生产者,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乃至食品的高品质。公平贸易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的食品物流体系也需要这种理念支撑。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因为利益不会自动分配到最源头的生产者那里。
有效的监管手段。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群体的交流和交易活动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保驾护航。宏观方面的法律、法规,具体方面的各种认证、产品检测报告和质量追溯体系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以上四点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可以归纳为121途径,即1个关键: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2个支撑:思想意识觉醒和利益合理分配;1个保障:政府监管和企业自身约束。
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无论是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还是食品安全意识觉醒,还是利益合理分配都不会自动实现,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努力也无法实现。这就需要出现一大批致力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和经济杠杆推动上述四个方面的实现,最终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这些组织需要具备健康的商业道德、专业的食品能力和较高的服务水平,一手牵着生产者,一手牵着消费者,代表消费者向生产者提出安全食品的要求,并参与生产过程监控,代表生产者向消费者提出合理的安全食品价值需求,并按照公平贸易的原则照顾到各个环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