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

   2003-10-01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9420



9月26日,国家“十五”重大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在北京通过专家组验收。

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正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践应用阶段,进出口食品检验与监管工作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新阶段。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国际趋势的需要,科技部设立“十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科技关键问题,保护我国消费者健康,促进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是在国际各国争相建立、施行、完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其基本目的就是在我国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体系,最大限度地打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是作为国际通行的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客观依据。由于风险分析已经成为国际各国普遍遵循的规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与规范势在必行,而且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作为管理决策的客观依据,其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这一课题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包括风险评价、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提出一系列涉及各种食品安全危害(包括化学危害、微生物危害和物理危害)的食品风险分析的理论和应用体系,为制定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范,全面提高和保证对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水平。将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的顺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领域尚属首次。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负责的这项课题与国际水平同步,并尽可能地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我国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一般性原则,首次建立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信息平台即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信息系统,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理论体系即通则以及针对食品中各种危害物的分则,包括农药残留分则、兽药残留分则、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危害物分则、天然毒素分则、微生物危害分则、物理危害分则;同时依据一般性原则结合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在口岸开展了应用实践,如对酱油中三氯丙醇、苹果汁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残留,禽肉中氯霉素残留、冷冻加工水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油炸马铃薯食品中丙烯酰胺、水产品中金属异物的风险评估等,为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加验收的国内知名食品、农药、兽药、微生物、计算机等专家认为,这一课题的完成,填补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的空白,对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课题验收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