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陇南市电商扶贫——助民 富民 兴民

   2014-12-08 中国甘肃网2180
核心提示:如何让老百姓手上的农林产品,变成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提高农民收入,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今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

如何让老百姓手上的农林产品,变成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提高农民收入,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今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433”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扶贫攻坚和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在全市贫困家庭“两后生”中积极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扶持开办网店,促进群众增收。

据统计,截至11月,全市开办网店5529家,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带来就业岗位超过10000个。

记者 张凤麟 靳淑敏

甘肃是全国最穷的地区之一,陇南是甘肃最穷的地区之一,这些“之一”叠加在一起,曾经让陇南远近闻名。

目前的陇南虽然仍是个贫困的地方,但却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声名鹊起。网店数量迅速增长,销售收入持续攀升,探索出了电商扶贫的新模式。

如今走进陇南,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全市上下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攻坚新模式,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和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热潮。

助民:找出一条脱贫新路子

礼县九图村没有公路,条件艰苦,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有苹果,但今年的一场冰雹却差点让九图的果农无收入。

“受伤的苹果还卖得出去吗?”果农们心中充满了担忧。

10月16日晚,一条“陇南礼县爱心助农苹果”的微博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礼县的多家淘宝网店把“爱心苹果”的销售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短短三天时间,通过电子商务礼县售出“爱心苹果”11万多斤,果农收入50多万元。

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目前,全市以核桃、油橄榄、花椒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1015万亩,产量达到332万吨。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绿色、天然的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

如何让老百姓手上的农林产品,变成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提高农民收入,让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433”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攻坚的新模式,推进扶贫攻坚和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在全市贫困家庭“两后生”中积极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扶持开办网店,促进群众增收。

市扶贫办先后制订下发了《陇南市扶贫“两后生”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案》,按每人600元的补助标准将“两后生”电子商务培训纳入整村推进科技扶贫项目,对今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106个乡镇的扶贫专干和10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电子商务培训。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不但使接受培训的学员对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思想的解放。”市扶贫办主任张宏说:“群众的视野开阔了,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中解放了出来,打破了封闭落后的惯性思维,树立了电子商务新理念,增强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目前经过培训的1000名“两后生”学员中,通过淘宝网登记注册开办网店的已有609人。

富民:就是要把“好东西”卖出“好价钱”

在礼县粮源果业合作社,一箱箱的苹果被装车运出,发向全国各地,在合作社院内电子商务办公室里,“礼县苹果店”的客服和店主们在网上正一单又一单地交易着,江苏、浙江、北京、上海……

“几天的销售量把我吓了一大跳,不到10天的时间,已经卖出25万斤。我们从合作社拿货的价钱还要比实地销售价稍高一些,让果农也要多赚一些!”礼县一家苹果店的店主康维起笑着告诉记者。

据统计,截至11月份,全市开办网店近5529家,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成县苏元乡水坝村70多岁的杨俊德老夫妇不用出门,乡上的干部就到他家来收土鸡蛋、核桃和吃不完的荞面,放到网上卖。“比自己拿到城里卖省事,价钱也高!”别看老人年纪大了,但是心里有一本明白账。“电子商务不仅把村民原来卖不出去的东西卖出去了,还卖了好价钱!”水坝村村支书辛凤杰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徽县伏家镇中坝村农民刘亚飞如今是徽县电商界的知名人士,今年1月开办网店以来,他将家乡的核桃、银杏、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目前,已完成网上交易8万多笔,实现网上销售额200多万元。

如今在陇南,和刘亚飞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电子商务正在陇南山乡遍地开花,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陇南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53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14个市州第二位。据陇南市城乡经济调查队分析,陇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开办网店,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减少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使贫困乡村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交易,卖出了好价钱,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帮助群众实现了增收,已经成为全市人的共识。

兴民:打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市委书记孙雪涛对发展电子商务发出的号召,如今已成为陇南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口头禅。

孙雪涛说:“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有着广阔发展前景。我们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种植业、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科学推进精准扶贫。”

在成县红川镇的电子商务大厅里,各种特色产品比比皆是,有农妇纳的鞋垫、毛线织就的宠物猪,还有金银花茶、巴马香猪、蚕茧、土鸡、土鸡蛋……

红川镇镇长樊小农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的扶贫重在提高贫困户、贫困村自身的‘造血’能力。这些产品都是农户家里的,尤其是一些贫困户,做些小零工,收入还不错。”

“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激发了农民种植土特产的积极性,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成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力军。”樊小农说道。如今,红川镇核桃、金银花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特色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不仅如此,红川镇的农民书法、绘画作品也在网上销售良好,截至目前,线上销售6000元,线下达到了8万元。

据统计,目前我市电子商务带来就业岗位超过10000个。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还在一些乡村试点,拓宽服务领域,创建乡村两级电子“党务、村务、商务、农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平台建设,在促进政务公开的同时,向外推介陇南风土人情、旅游风光、民俗特产等,带动陇南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可以说,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丰富了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手段,拓展了扶贫开发的领域,也实现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深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为扶贫开发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