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一到腊月,年味就浓了,各家各户像赶趟儿似的开始准备年货。记得家乡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小院里都会悬挂起一串串腊肉和香肠,行走在这样的街景上,闻着腊味的香,心中总是荡漾起一股暖融融的幸福。郑州晚报记者 詹莉莉 文/图
记忆中的腊味唤起浓浓的乡思
乡愁,是一箱满满的年货,女儿在外头,母亲的爱在里头。
上一个与父母团聚的春节是2009年,今年孩子太小出行不便,我又不能回家过年了。母亲打电话说,你们回不来,我给你们备些年货寄去吧!
2月1日,一大包母亲亲手腌制的腊味快递到了我这个远离故乡的女儿手中。每种肉类都用塑料袋小心地包裹几层,整整25公斤,沉甸甸的分量,在手上,在心里。
当天晚上,一家三口四菜一汤,吃得不亦乐乎。我告诉母亲腊肉收到了,老公在一旁插话道:“妈,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腊肠了!”“收到就好,自己腌的干净卫生,吃完我再给你寄!”电话那头母亲兴致勃勃地说。
那色泽光鲜、香气浓郁、肉质细嫩、咸淡适中的腊味,唤醒了我沉积心底的乡思。我仿佛回到了儿时,回到了亲爱的姥姥身旁,眼前都是她腌制腊肉、置办年货的情景……
独特的腊香味来自简单的腌制
我的家乡信阳在南北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那里既盛产水稻,又种植小麦,地肥水美,因此培养出信阳人爱吃会吃的特点。
据相关文字记载,自明朝起,信阳就有了腊肉的制作工艺,而这种腊肉只有放在一种特殊的器皿中腌制而成,才能有它特别的味道。
信阳人仿佛时刻保持着味觉的灵性,保存着一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能变着法子把食材做出花样。
姥姥曾告诉我,过去家里没有冰箱,肉吃不完就会坏掉,人们就用坛子腌起来,密封好保存,让肉能够存放更久。
信阳腊肉工艺很简单,就是在阴凉处把肉风干,把食材本身的味道调出来,这种来源于民间的腌制技术,不仅保持了腊肉的原汁原味,而且不同于湘的熏,又不同于粤的甜,放在嘴里头有独特的腊香味。
在家乡,冬日里制作腊味是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每年进入农历十一月份,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腌制腊肉了。选一个晴好的天,上街割上几十斤肉,买来鸡鸭鱼肉。随后的几天,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院子里都会悬挂起一串串腊味和香肠。于是,我和小伙伴们便望着悬挂的腊肉,天天掰着指头盼望着,新年快点到来。
如今,在郑州市面上能见到的家禽家畜和各种水产品,都能在信阳找到它的腊肉制品。
过年就是姥姥的厨房
真正会做腊味的是姥姥。小时候,过年就是姥姥的厨房,是姥姥的咸菜缸,是姥姥腌的腊肉香肠,是姥姥30年不变味的卤罐汤。
姥姥腌制的腊味在街道上是出了名的。她总是挑选上好的猪肉放在洗净擦干的缸里,放一层肉,撒一层盐,逐层叠加,为的是味道均匀。一周后再把肉拿出来放在荫凉处悬挂晾晒。
灌香肠也是如此。用手动绞肉机把上好的猪肉绞碎,再配上事先弄好的作料,搅拌均匀后一点点灌进清洗干净的猪大肠里。调味是灌香肠的关键,记得那时候每到年关,经常会有婆婆阿姨端着肉盆和调料登门请教。
姥姥在年夜饭的吃法上也有很多花样,十凉十热,煎炒烹炸,都不在话下。食材在她的刀下仿佛变换成一种艺术,仅是腊肉这一样,在姥姥的刀下就能变换出十几种模样和菜式。腊肉烧萝卜、烧豆腐、炒蒜苗、炒大白菜,都是很不错的下饭菜。而姥姥最拿手的要属蒸腊肉和腊肉炒鳝鱼。
蒸腊肉:把腊肉切成薄片,加少许糖,放几片生姜,烧饭时直接在饭锅上蒸。蒸熟了的腊肉红白相间,晶莹剔透,泛着油油的光,肥却不腻,好吃又好看。
在北方,除夕吃饺子才算过年,而在信阳,年夜饭是一桌子菜,有凉有热有鸡有鸭有鱼,没有过多雕饰,就是一个香字,香得家常,香得亲切。
长大后,我到外地读书工作,每年都会吃到姥姥腌好的腊肉,直到她去世。她去世后的10年间,我几乎吃遍了各种所谓的“美食”,却再也没有品尝到那香喷喷的腊肉。
母亲得知我的心思,今年主动承担起姥姥为我腌腊肉的任务。于是,家乡的腊肉香再次在我的舌尖荡漾开来,还是那个味儿,却多了母亲对女儿爱的味道。
有人说,味蕾是情感的闸门,时时牵动着我们敏感的心弦。人的记忆真是奇怪,当一样东西长久地伴随着你时,你并不觉得它有多重要,但当你真的远离它多年之后,一旦重逢,你才会觉得它的珍贵。
一块腊肉,勾起多少难忘的记忆?只是他人还在,伊人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