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电子商务推动“三农”发展新引擎

   2015-02-27 徐州日报1190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12期刊发了中共徐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文章《电子商务:推动三农发展新引擎》,介绍了徐州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12期刊发了中共徐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文章《电子商务:推动“三农”发展新引擎》,介绍了徐州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做法和启示。文章指出,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新局面,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本报编发此文,供广大读者学习研究。

继沙集电商在睢宁偏远乡村悄然崛起之后,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短短几年实现几何级数跨越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区。2013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收入56.8亿元、带动农民直接就业4.6万人,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局面。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分散走向相对集中的历程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三种模式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轫于农民自身创业需求,通过直接对接网络获取信息、开拓市场,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和远程交易,复制出成千上万的农村电商,创造了全国响当当的沙集模式和全省颇具影响的李大楼、前八段模式。新兴的农村创新创业模式对农民发家致富、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引擎。

“前店后厂、两头在外”的沙集模式。自2006年注册全村首家网店的青年农民孙寒转营简装家具获得成功后,网店经营的成功模式在沙集发挥出强大的示范效应。“沙集模式”不依赖当地原材料和产业基础,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通过“农户+网络+公司”催生全新产业,可复制性强。

“农产品基地(合作社)+网络”的李大楼模式。李大楼是丰县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在合作社推动下,通过推广“网上淘宝店+实体自摘园”等商业营销模式缩短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单位果品溢价0.2元。“李大楼模式”依托本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自建网页并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网上支付,全方位开拓市场提高销售收益,筑就了一条优势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之路。

“农村传统工业+网络”的前八段模式。铜山区马坡镇前八段村上个世纪80年代就是全国有名的日用玻璃产业集聚区。近年来,村民通过淘宝网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产品,电子商务井喷式增长,产能及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的8%。前八段模式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之路,使传统产业迅速走出低谷焕发生机。

电子商务打开了农村信息化之窗,克服了“四千四万”的交通制约、信息制约和销售人才制约,化解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小产品和大产业的矛盾,成为农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文明进步的新亮点。突出表现为,一是对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彻底颠覆了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出家门实现了快速致富。二是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有益探索,使农村一步跨入信息化,不仅带动和促进了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而且引领和支撑了相关产业布局和生产要素集聚。三是对就业创业的深度拓展,转变了农村青年就业理念,推动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四是对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全新开启,有效解决“空壳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农村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整体来看,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呈现投资起点低、关联程度高、发展普适性强、增长速度快等四个方面显著特点。

投资起点低,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把买家和卖家连在一起,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做到田间劳作、照顾家庭、网络创业“三不误”;关联程度高,催生了物流、快递、电信等支撑性服务商和网店装修、代运营等衍生性服务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发展普适性强,农村电子商务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全市农村形成“简约家具、玻璃制品、皮革制品、无公害农产品”四大特色网销产业,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增长速度快,2013年睢宁网商数达3378人、实现两年翻番,网店达4635家、年均增长35%。2013年睢宁县网售额达25亿元、是2011年的3倍。

电子商务对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现代流通水平的战略性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电商个体发展的无序性、电商群体发展的松散性、电商集约发展环境的不配套性等等,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营造发展氛围、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集聚和创新,全面激发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化规划引领和宣传推动,让农村电子商务业发展的氛围浓厚起来。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是一项应用面广、技术性强、涉及面宽的社会信息化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应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尽快制定农村电子商务长远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意见,建立引导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电子商务。强化宣传引导,激发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业的热情,吸引更多涉农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推动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电子商务业发展支撑起来。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镇村公交,实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和农村物流配送村村通工程,积极构建规范高效的城乡一体配送体系。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和光纤入户,全面实施“三网融合”,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制定电子商务信用方面的行规行约,开展信用评级活动,逐步完善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和评价认证体系。

强化园区建设和集聚发展,使电子商务和相关产业联动起来。通过园区建设优化环境促集聚,对各类电子商务园区发展用地、工商登记、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园区建设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促集聚,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村。通过园区建设做优载体功能促集聚,吸引企业来园区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使农村电子商务业发展活跃起来。推动徐州农村电子商务高点起飞,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网商服务模式,推动农村普及无线网络,实现电子商务由pc端向移动端延伸发展,支持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创新业务模式,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个性化、实时化、精准化的商品销售和服务推送。进一步加快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加大产学研结合,为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