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王宗益:中国的机械化农业为什么总是失败(一)

   2015-04-20 大吃益惊王宗益2150
核心提示: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农业的机械化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咱们新中国,一个很大的工业成就,就是1958年7月20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生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农业的机械化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咱们新中国,一个很大的工业成就,就是1958年7月20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生产出来的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拖拉机。这台拖拉机,被写进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里,每一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它留有印象。无数的宣传告诉我们,诸如东北等地的各种农垦集团和机械化大农场,代表了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这两年,农业越来越热,投身农业的大型集团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希望用IT技术打造标准化、工厂化农业的大型集团;而一出手就购买一大片地,准备在未来依靠农业用地升值来牟利的房地产企业也不在少数。他们有钱有势,拥有先进的工业时代的管理经验,很多人也购买了大量的机械设备、招募了不少工人,大有在机械化农业时代大干一场的样子。奇怪的是,好几年过去了,为什么没有听说有这么做的人挣到钱呢?恰恰相反,我们往往听到一些消息,说这些大集团投资农业亏得一塌糊涂。从具体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做水果的“传奇创新”集团,还是做粮油的“永远不小”集团,都没有取得好的市场表现。曾经的雄心壮志,逐渐变得扑朔迷离。

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地方错了。错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就试着聊聊这个话题。

肯定有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宗益你上篇文章还说美国的大农场做的不错。你看,人家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人家美国人把机械化大农场做的那么好,凭什么我们中国人就做不了机械化呢?

朋友你先别急,其实啊,二者并不矛盾,美国做的不是机械化农业,而是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的效率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看,工业在当年是如何把农业社会给颠覆了的。

工业革命终结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作坊式生产,开创了利用机器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例子有很多,比如亚当·斯密演讲中提过的那个著名的大头针工厂。

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中,大头针的生产是作坊式的。造一根大头针,是一个人炼铁、打铁、拉铁丝、磨针、包装,要完成很多工序。一个人如此生产,不仅同时掌握各个工序的工匠数量稀少,而且效率很低。而在工业社会,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专业分工的工业生产方式”,一个人炼铁、一个人打铁、一个人拉铁丝……,最终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用亚当·斯密的话说,工人的专业化达到生产力极限式的提升。这种变化不仅是量的提升,而且产品质量的提高也令人赞叹不已。斯密认为,这样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因为工人做每一道工序的动作都更熟练了,这等同于工人的生产速度提高了;同时对工人技能的要求降低了,这等同于工人的数量增加了,于是大头针的生产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后来,有人把人的专业分工发展为企业(工厂)的专业分工,出现了专门的冶炼厂、锻造厂、钢丝厂直至大头针厂、包装厂……。大头针的产量就更加提高了。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玩、而教科书又不常提起的细节,那就是:为什么各个工序一定要建工厂来进行专业化分工,而不是直接把原有的某道工序以生产小组的方式,改变成几道工序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节约资源。造大头针需要钢铁,造菜刀也需要钢铁,造铁栅栏也需要钢铁。让大头针、菜刀和栅栏的生产企业每家都建一个炼铁厂太浪费了,而他们去买炼铁厂的铁,更能充分利用炼铁厂的生产能力,节约资源。

第二,创造了资源。设想,大头针厂一共有100元,投入到炼铁、打铁、拉铁丝、磨针等工序中每个工序里的钱都是25元。而如果大头针厂购买铁丝厂100元铁丝,铁丝厂购买打铁厂100元钢铁,打铁厂购买炼铁厂100元生铁……这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每一道工序的投入都变成了100元。还是那张百元大钞,原本用这100元来生产大头针,现在居然可以用400元来生产了。400元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必然要比100元大大提高的。把100元的现金通过生产关系的改变,完全人为的变成400元的GDP,这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

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不是机械化,这是工业化。机械化只是生产工具的改变,工业化包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工具的改变。机械化只是工业化的一小部分而已。

生产三要素的这三者之间,生产关系先发生改变,生产工具再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生产关系,这时生产力的改变就完成了。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因为生产工具的改变一定是研发人员完成的,因此,无论是生产人员转做研发,还是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合作研发,生产关系都在生产工具改变之前改变了。何况,之所以开展研发,一定有人发现了生产力的不完美之处,从而研发新型的工具来给他自己设想的新型生产关系使用(工具是要人用的),最终,生产关系先变了,生产工具后变了,生产力就提高了。

美国的大农场,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机械化大农场,而是工业化大农场。这种模式与我们的根本不同,在于他们的生产关系和我们的不一样——美国大农场是社会化分工的,而我们的大农场不是社会化分工的。

关于这个问题,张炎夏老师早就论述的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摘录如下:

我们不仿去看看美国麦子的生产过程,就能明白我们与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

在美国,农场都很大,所以播种前,期货公司的采购会主动上门向你订货。如果成交的价格是1元/斤,合同签定后,期货公司就会在期货市场上挂牌:“6个月后交货的小麦价格是1.1元”。然后,农场主就会把这份销售合同交给银行,抵押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到了播种的时候,农场主只要给种子公司去个电话,种子公司会雇飞机帮你把种子播洒完,你签个单就可以了,银行会给种子公司开一张信用证(行话叫L/C),担保会在麦子收获后向种子公司付款。施肥的时候,农场主还是只要去个电话就可以了,肥料公司会雇几百人到现场帮你把肥施完,你还是只要签单就可以了。打药、锄草都这样。一直到麦子成熟了,可以收割了。这时不用你通知,期货公司早就从卫星上看到了你的麦子成熟了,会雇来几百辆收割机,把所有的麦子割完装袋拉走,你只要派人司磅统计产量就可以了。期货公司则在麦子进仓后按照合同价格与你结算,把款直接汇去你的银行。而银行则会在扣除你前面签单的费用后把差价汇给你。整个的种植过程就完成了。

显然,美国种麦子的过程与我们一样,也是播种、施肥、收割,甚至所使用的种子和机械设备也与我们的大农场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仅仅在生产的组织形式。美国是“农民管理,工人种地”,是典型的“专业分工社会化生产”的工业化模式。就是,无论播种施肥还是打药锄草,都是别的公司和专业的工人在干。这与我们什么都是自己干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许多农场的规模比美国大得多,但是由于什么设备都是自己买,什么事都是自己干,甚至拖拉机、收割机、飞机都是自己买自己开。我刚从湖北居家岭的国营五三农场回来,他们就是连飞机都自己买。因此尽管我们的大农场在生产规模、生产方法、生产设备上与美国没什么不同,但我们的生产方式与个体的农民的生产方式没什么不同,就是:什么都是自己买,自己干,充其量是“放大的小农经济”罢了。

这种“放大的小农经济”式的生产方式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即使是用相同的工具做同一件事,结果都会不同。比如,使用同样的收割机割麦子,我们是自己买收割机自己收割,由于一年只能用一个月,12个月的机器折旧成本就要出在1个月上。以日本久保田的收割机为例,25万一台,上海的收割期才一个月,而每个月平均能收割1000亩已经不错,因此每亩地仅收割机的折旧成本就高达50元,如果再加上人工、柴油、维修、停工成本,100元/亩都要赔钱。而且自己的收割机手,一年只干1个月的活,没活干也要开支,技术也不会很熟练,真正农忙的时候往往还干不动,会请病假。而美国的生产方式是雇收割专业公司收割,这些专业收割公司在全美国从北向南收割,一年起码工作10个月(因为纬度不同的地区粮食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仅仅折旧费一项,我们就比他们高10倍以上。而且这些收割机手因为一年到头都在工作,因此技术熟练,不仅效率高,浪费也少。2004年我在这里的中联村租了500亩地,当时我去联系当地政府的收割机,他们就要价80元/亩,还说赔钱(实际也确实是赔钱),最要命的是浪费率大于5%。后来我上网招标,雇了江苏射阳来的收割专业户收割,只要35元/亩,浪费率还低于1%,他们说还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湖北居家岭的国营农场(五三农场)场长告诉我,农场的土地早就承包给职工个人了。不仅他们,全国2300个农场都因为亏损而不得不把耕地都承包给职工搞“家庭联产承包”了。“以粮为纲”的年代,生产不计成本,农场还能撑下去,自负盈亏以后,成本高你就过不下去了。

所以,中国的农场最后都不得不把土地承包给个人种,起码还能挣点租金。所以,比较中美两国农业的不同,关键在生产方式而不在规模、不在设备、不在科技。所以,我们农业的出路不在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而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的机械化根本没有出路。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很简单,就是机械化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无法抵消高昂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使用费用。像张老师遭遇过的,自己买了收割机、自己养了收割机手,每月给他发工资,好不容易到了水稻收割的那个月,这个收割机手却因为自己的技术不熟练、怕把活干的不好,请病假不上班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国营、民营的机械化大农场比比皆是。

美国的工业化大农场,就像那个大头针产业链,环环相扣,稳定而又高效。我们在中国仅仅有个大农场,买了很多机械化的设备,这根本就不是工业化的农业,而只是一个使用着机器的大作坊罢了。作坊和机械一点儿都不矛盾,那个几百年前打铁的工人,他的炉子,就是他的机械设备——他可不是在平地上点起一堆火的。

完全相同的道理,科技化农业也是没有出路的——科技化,无非就是高科技版本的机械化嘛。做物联网的兄弟们别误会,基于科技化的数据化则是另一个话题啊。

你可能要说,宗益你这唱衰党又喷了好几屏,你倒是说说,如果机械化农业是没有出路的,那么中国工业化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呢?

放心吧,我写这个公众号,可不是为了唱衰中国农业。我不会为了喷而喷。作为一个做战略的人,我曾经很有幸的听到一位老师告诉我,做战略不能浮于表面,要“有战略、有策略、有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有执行解决方案需要的资源”。

所以,我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写清楚。

所以,别急,咱们下篇接着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