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烟台葡萄酒产区:打造产业集群 让发展更有质量

   2015-09-21 中国食品报3200
核心提示:山东烟台,位于北纬37.5度附近,拥有阳光、沙砾、海洋三大要素,是世界公认的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特别是1987年被授予国际葡萄葡萄
    山东烟台,位于北纬37.5度附近,拥有“阳光、沙砾、海洋”三大要素,是世界公认的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特别是1987年被授予“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以来,烟台成为国际葡萄酒业认识中国的窗口。9月9—12日,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组织了“烟台葡酒 香飘世界”全国主流媒体烟台葡萄酒产区行,在为期两天半的时间内,采访团一行走进烟台、蓬莱、栖霞、海阳,探访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张裕国际葡萄酒城、张裕卡斯特酒庄、烟台西夫拉姆酒庄、诺玛科瓶塞(烟台)有限公司、蓬莱瑞枫奥塞斯酒庄、中粮长城烟台公司、蓬莱国宾酒庄、古顶酒庄、君顶酒庄、苏各兰酒堡、台湾农民创业园以及海阳金鼎酒庄,品鉴葡萄美酒,和庄主面对面交流,对烟台葡萄酒产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葡萄酒扮靓烟台城市名片
 
    烟台,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也是中国葡萄酒的标志与核心产区。
 
    烟台本地人对葡萄酒的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与青岛人对啤酒的热衷相似。100多年来,葡萄酒独有的品质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围绕着葡萄酒城的建设,烟台市政府和人民都做了很多努力,把葡萄酒产业集群列为突出发展六个产业集群之一,提出依托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以年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增速最快的酒类产品。烟台的葡萄酒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烟台市设立了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的成立,更体现了烟台的长远发展眼光,必将加快烟台葡萄酒品牌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根据2015年烟台葡萄酒行业工作会议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烟台全市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实现产量32.75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8.2%、50.65%。
 
    值得一提的是,蓬莱产区产业发展中以“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发展思路,构建了“一带三谷”(18公里葡萄长廊和南王山谷、丘山山谷、唐皇山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突出特色化、品质化、集群化,目标是将蓬莱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酒庄聚集地,实现产业、产区、产品同步升级。目前,蓬莱产区已拥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1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70家,葡萄酒年产量14万千升,落户葡萄酒庄36个,葡萄酒产业综合收入达40亿元。
 
    三大要素成就优质葡萄酒
 
    烟台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烟台位于北纬37.5度附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为2440多个小时,四季分明,雨水适中,全年平均气温12℃,降水量662毫米,无霜期210天,由于受半岛中部东西向山脉阻隔,下半年降雨相对较少,土壤、日光能系数和水热系数均能满足生产优质葡萄的需求,是世界公认的七大优质葡萄海岸之一。
 
    烟台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土壤中性偏酸、砾石含量高、透气性好,特别适宜葡萄生长。葡萄酒尤其是海岸葡萄酒需要的三大要素——阳光、沙砾、海洋,烟台都具备了。在这种条件下种植的葡萄糖酸协调,酿出的酒果香浓郁、醇厚优雅、结构均衡、回味悠长。这是烟台无可比拟的自然禀赋优势。悠久的葡萄种植和百年的葡萄酿酒史积淀了完善的栽培技术、管理经验和精湛工艺。
 
    科技力量助力产业腾飞
 
    此外,烟台具有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葡萄酒生产配套行业快速发展,拥有软木塞、橡木桶、生产机械等配套企业100多家。
 
    烟台还具有雄厚的产业发展科技实力。1989年,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烟台设立。2009年,山东省葡萄酒行业技术中心在烟台成立在烟台设立。2010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葡萄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落户张裕集团。2011年,山东省酿酒葡萄良种工程实验室在烟台农科院建立。强大的科技力量为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张加玉介绍:“烟台具有最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第一,环境优美,海岸线长达900多公里,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连续三届的全国文明城市。第二,交通便利,现有港口10处,其中国家一类开放口岸6处。第三,烟台率先成立葡萄酒局,组织开展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宣传推广烟台葡萄酒文化,推进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建设。”
 
    让葡萄酒发展更有“质量”
 
    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和近两年的深度调整,我国的葡萄酒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近年来,烟台产区主动调整基调、心态和方向,让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更有“质量”。
 
    2013年初,葡萄酒市场寒意正浓,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衣凤凰便提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烟台葡萄酒的快速膨胀期,那么未来十年将是烟台葡萄酒行业的转型调整期,同时也是发展质量和层次的上升期,特别是最近几年,烟台葡萄酒发展的质量至关重要。
 
    2014年,全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跌宕起伏,行业调整逐渐探底。烟台作为全国最大的葡萄酒主产区,各企业主动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推进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调整,行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有效止住了下滑态势,各项指标明显向好。
 
    衣凤凰表示,过去的一年,烟台市葡萄酒企业顺势而为、加快转调,实现了稳中有进的预期目标。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和近两年的深度调整,葡萄酒市场有望回归理性,步入发展新常态。所谓新常态,表现在发展速度上,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今年,尽管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一方面,市场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预测,2014年—2018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25%,是美国的两倍,增速继续领跑全球;另一方面,烟台产区品牌形象逐步提高。近年来,随着产区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烟台产区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烟台市葡萄酒企业扩大市场,加快企业发展。
 
    另外,在市场压力下,烟台产区企业抱团发展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以往,烟台葡萄酒企业数量众多、体量不一,既有“航母级”,也有“冲锋舟”,在市场上基本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在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的积极引导下,通过统一产区形象标志、评选产区名庄,组团外出参展等措施,烟台葡萄酒产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高,企业的产区意识和集体意识显著强化。这种转变意味着,烟台葡萄酒在今后将更多发挥产业集群合力,产区整体提升与企业单体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使发展更加“密实紧致”。
 
    中国酿酒大师、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树琪提出,中国葡萄酒产业在战略调整中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葡萄酒+”概念如同于“互联网+”,是催化行业变革升级的加速器。“葡萄酒”+金融、+旅游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互联网,能延伸出好多的新业态,让葡萄酒和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就能够促进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让发展更有“质量”,在经历了产业调整的阵痛和反思之后,这将成为烟台葡萄酒下一个十年的主题,酝酿出更加醇厚饱满的芳香。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