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国镉米第一案”稻农败诉

   2015-09-25 财经3910
核心提示:【《财经》记者 鲁伟/文】官司再输我也会打下去,这个官司我会打到老。9月22日,汤冬华在电话中向《财经》记者强调。汤冬华是湖
    【《财经》记者 鲁伟/文】“官司再输我也会打下去,这个官司我会打到老。”9月22日,汤冬华在电话中向《财经》记者强调。
 
    汤冬华是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埔镇石桥村的一名稻农。常年在当地种植水稻的他发现,自2010年以来,稻谷持续减产或绝收,他怀疑这与周围企业的镉污染有关,于是将距离稻田最近的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这起案件被民间称为“中国镉米第一案”。
 
    镉是一种有光泽银白色重金属,为已知的Ⅰ类人类致癌物。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9月10日,湖南省衡东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汤冬华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自身存在损害结果,也未提供证据证实被告排放的污染物中涉重金属镉及被告的排污行为与其所称“损害”具有关联性。被告提交的证据能证实其所产生的工业废物不会因重金属镉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汤冬华告诉《财经》记者,他“无法接受被告企业产生的镉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的意见。
 
    汤冬华的代理律师胡少波对《财经》记者表示,一审之所以败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告提供的证据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大米镉超标的取证工作主要是环保组织去做的,没有公证机关的参与”。胡少波表示,继续上诉会加强取证方面的规范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土壤研究专家认为,汤冬华之所以败诉,“主要是因为没有技术支持”。
 
    但被告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强调,公司排放的工业废物中并不涉及镉。“当地确实存在镉米。那是因为土壤里面很早以前就存在镉这样的重金属,稻米被镉污染并不是我们企业排放镉导致的。”
 
    汤冬华所在的衡东县大埔镇是镉米“重灾区”。 2014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用时近25分钟,对衡东县的血铅超标儿童进行了报道。报道称,仅大浦镇就有超过300名儿童血铅超标,大浦镇炉铺村稻田中镉含量则为16.7毫克/千克,超标16.7倍。
 
    湖南一方面是“稻米之乡”,另一方面又是“有色金属之乡”,大米如何去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财经》此前曾报道:湖南于2014年4月在长株潭地区开展稻谷去镉试点工作,拟三年投入10多亿元进行去镉试验。但时至今日,湖南方面一直没有公开去镉试验的成果。《财经》记者曾多次联系相关部门询问试验结果,但均被拒绝。
 
    “很多人支持我继续打官司,所以我会一直打下去,即使官司再输,能让大家关注镉米的危害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汤冬华表示。他说,自己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水稻绝收对他而言“是一场灾难”。
 
    9月21日,汤冬华在微信朋友圈发起镉米案再诉费用的众筹活动,很快就获得了朋友们的支持——截至9月22日中午,他共筹集到3097元,已超出预估的2900元再诉费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