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餐饮外卖O2O别成了“外卖020”

   2015-11-03 新京报1760
核心提示:互联网时代,打开手机点个外卖,对于白领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餐饮外卖O2O也被视为具有万亿想象空间的互联网领域。但外卖O2O
    互联网时代,打开手机点个外卖,对于白领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餐饮外卖O2O也被视为具有万亿想象空间的互联网领域。
 
    但外卖O2O近期连续被曝光出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媒体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外卖O2O平台注册信息发现,美团外卖、到家美食会、美餐网等大部分企业经营范围是互联网技术,并无餐饮,只有饿了么的经营范围包括食品流通一项。
 
    我国现行法律对食品流通有明文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提到,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也规定,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缺乏资质的外卖O2O企业,本质上是在违规经营。与此同时,媒体又披露不少外卖O2O所对接的线下外卖企业,同样缺少相应的资质,卫生条件堪忧。
 
    外卖O2O正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权威数据显示,目前餐饮O2O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期,2014年为943亿元,渗透率仅4%左右,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2000亿元。
 
    一个急速扩张的市场,一个让巨额资本涌入的市场,最大的遗憾在于,美团、饿了么等O2O企业将资源用于高额补贴下的价格战,用于圈占客户和线下餐饮企业,却难见把精力运用于自身以及线下餐饮企业的食品来源、制作、配送等各个环节,完善质量安全监管。
 
    如果O2O企业只满足于做接入平台,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品质链条,那么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O2O市场的集中化趋势不可避免。如果说当初多方混战的局面让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竞争对手无暇他顾,那么走向规模化后,就应以身作则,真正朝着自身运营、食品安全以及品质提升的方向发力。
 
    要烧钱,就要烧在食品安全的刀刃上,这才是真正的细分化、差异化竞争,也才是确保O2O领域长远发展的双赢之举。外卖O2O别成了“外卖020(零的阿拉伯符号)”,消费者最终期望能从外卖O2O上获得安全、便捷、性价比高的餐饮产品和服务,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需要各家外卖O2O企业尽快整合供应链,打通上下游服务,提供食品安全的“打包”。比如借鉴现在开始通行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用二维码扫描技术给每一个外卖O2O打上可查的资质及其他安全符号;建立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杜绝那些没有资质的外卖企业进入;实现动态考核机制,由日常抽检、消费者反馈形成联动,形成对外卖O2O的外部监督和优胜劣汰。
 
    当然,最重要的是,外卖O2O企业尽快到监管部门完成配送资质的登记,别再当外卖“黑户”了。□毕舸(食评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