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鸡蛋是刘女士家人11月11日下午在胜大超市新区店购买的,购物小票、鸡蛋的包装袋还都保留着。购物小票显示,鸡蛋分两包称重,分别是2.828公斤和2.958公斤,共花费46.46元。买回来的鸡蛋像往常一样,放入了冰箱冷藏。“开始都是炒着吃或者做汤吃,只觉得没大有鸡蛋的香味,并没有发现其他异常。”刘女士说。12月5日,买回来的这些鸡蛋第一次煮着吃。刘女士和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些鸡蛋煮熟后蛋黄异常,像之前媒体曝光的“橡皮鸡蛋”一样。
8日,在记者见证下,刘女士取出4枚在超市购买的鸡蛋煮熟。其中一个和正常鸡蛋一样,而其余三个蛋黄都发硬,且有弹性,掰开以后不像正常鸡蛋那样可以捏成粉末状,而是成块状,捏不碎,胶质状,截面发亮;蛋清的颜色也比正常的鸡蛋偏深。
刘女士和家人已拿着鸡蛋到胜大超市新区店现场试验。对于是否是假鸡蛋,超市负责接待的人员矢口否认,说:“假鸡蛋的制作成本比鸡正常下单都要高,肯定不是假鸡蛋。”记者致电胜大超市新区店,销售鸡蛋的负责人答复,胜大超市的鸡蛋是供货商统一配送,经检验合格的,同一批次鸡蛋没有接到其他消费者反映类似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受储存条件影响。鸡蛋受低温冻过,煮出来蛋黄就会发硬。”
刘女士将“橡皮蛋”的图片和视频发在微博、微信,引起了诸多市民的关注和讨论。网络上对于“橡皮蛋”的成因解释主要有鸡进食油性饲料、气温较低将鸡蛋冻坏、鸡蛋正处于孵化期三种说法。
“这鸡蛋是问题鸡蛋吗?家里老人、孩子都吃过,会不会对身体有害?”近6公斤鸡蛋,刘女士一家人已经吃了一大半。这些鸡蛋食用后是否对身体有害,这是刘女士和家人最担忧的,也是网友们最为关注的。
记者咨询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农业、畜牧部门,相关人员均表示没法给出确切答案,需要专业检测才能得出结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目前市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无法实现对鸡蛋是否为问题鸡蛋进行检测,保险起见,建议市民遇到异常的鸡蛋不要食用;可及时拨打12331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根据情况对商家销售产品、进货渠道等进行监督检查。胜大超市新区店销售鸡蛋的负责人口头表示,愿意将刘女士购买的鸡蛋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若市民朋友了解“橡皮鸡蛋”的成因或有好的检测方法,可以拨打黄河口晚刊热线8338100反映。(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