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西昌彝汉农民在田里种出羊肚菌

   2016-03-18 中国食品网15030
核心提示:3月16日,马阿萨、马世贵等人在西昌市民胜乡大水村六组的大棚里忙着采收羊肚菌。采收的人员总是小心地挖出菌子,然后用小刀削干
    3月16日,马阿萨、马世贵等人在西昌市民胜乡大水村六组的大棚里忙着采收羊肚菌。采收的人员总是小心地挖出菌子,然后用小刀削干净根部,再小心地放入筐中。

    那儿有几十个大棚,大棚是由遮阳网盖着,这网状大棚即遮阳又挡风还保温,大棚内杂草丛生,杂草中还有营养袋,杂草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羊肚菌。  

    这片12亩羊肚菌包括民胜乡大水村六组彝族村民马阿萨的5亩,琅环乡琅环村一组的汉族村民马世贵的7亩。他们都是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种植,从当地村民承包地中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租种一季,去年谷子收割后开始租种,2015年12月1日撒菌种,目前进入上市时期,今年村民水稻生产时再把土地如期还给村民。

    马世贵满是笑容地说:“一亩投入需要1.2万元左右,目前我们两家已经卖出300多斤,每斤80-100元,收入2万多元。现在才开始出菌,菌子供不应求,看情形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他们种植羊肚菌成功琅环乡琅环村村民王又平功不可没。62岁的王又平是农村能人,人称“土专家”,长期从事菌种生产,有着茯苓、蘑菇、木耳菌种的培育经验,他对菌的生产有着浓厚兴趣。2012年他在普格县荞窝农场进行菌种生产时,偶然发现地上有2个羊肚菌,他记得那天是2012年7月20日。他兴奋地对羊肚菌进行菌种分离,但因菌体腐烂,分离失败。当年9月他在那儿再次发现4个羊肚菌,通过精心培育菌种并取得成功,2013年1月25日他在家乡西昌市琅环乡试种,因风大把大棚顶吹走,试种失败。2014年王又平选择到海拔1600米的峡谷平坝区民胜乡大小水村六组马阿萨家的田地里进行试验并成功。2015年王又平与马阿萨、马世贵合作,在民胜乡大水村六组进行规模种植。

    当地村民许多没见过羊肚菌,据当地彝族老人说牦牛山上见过羊肚菌,但量极少。据了解,凉山州的木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等地也有生长。全国各地也有几十个品种羊肚菌,一些地方也有人工栽培。但凉山境内人工规模种植当属西昌的这几位农民。

    羊肚菌在高山上生长,如今进入坝区规模种植,“是因为我们进行了仿生种植,模仿野外环境。”王又平说。他们在大棚内营造了当地夏季山林气温和湿度环境,选择农药与化肥残存少的土地,靠大棚提升温度,靠棚内喷头洒水保持湿度,有适当的杂草菌的利于菌的生长。从目前看,人工栽培比自然生长的菌提前几个月上市。

    大水村的罗伍呷说:“这儿的地能种两季,麦子一亩七八百斤,谷子一千斤左右,一亩地两季收入2000元左右。”相对于传统种植,羊肚菌种植效益非常好,有望成为当地彝汉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产业。

    “因为菌种有限,目前最多只能扩大到几十亩的规模。今年秋季要种多少,看这季的情况再说。”王又平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