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收时节,玉米价格的下跌让许多农民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今年的1号文件上明确提出“适当调减非优势玉米种植”,玉米改革方案备受各方关注。
4月17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现身2016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他表示,去年的改革应该说只是一个前奏,做了一个铺垫,意味着今年一定要有更大的变动。
陈锡文还表示,顶住进口玉米,改革确实伤筋动骨。他认为, 玉米改革与整个粮食市场是联动的,如何进行价格市场化、如何补贴农民、如何引导玉米种植结构,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补贴方案,陈锡文直言,“农民很关心,到底补了多少啊,怎么补,按斤补还是按地补,到现在最终方案还没出来。”但他在发言中还表示,“补贴加上你卖的价钱,不会超过1块钱的。”
抵挡进口粮食低价冲击(小)
“大麦、高粱、DDGS、苜蓿及苜蓿粉,仅仅这类东西我们去年进口就是三千八百多万吨,这一块很明显的就替代了国内玉米的需求。再加上去年我们进口了473万吨玉米,合在一起去年进口的玉米加上玉米替代品总量是880万吨。”陈锡文坦言。
如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充斥于国内市场,原因之一来自关税配额制。对于我国来说,关税配额制是对本土粮食和农业的一种保护措施。陈锡文介绍道,我国对粮食中三个最重要的品种小麦、稻谷、玉米实行了配额。目前,小麦和稻谷替代产品少,因此出现的问题不多,而玉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科技发展之后,新的配方、新的调整使得部分粮食成为玉米替代品,WTO入世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这件事。”陈锡文介绍道,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既然玉米有关税配额保护,那就进口别的替代品,而国内现在进口玉米的配额实际量是达不到的。
据陈锡文介绍,目前进口到岸的玉米价格不到8毛钱每斤。此前,由于运距不同,各省的玉米价格略有区别,而国家去年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统一降低至1元/斤,降低幅度为每斤0.12元左右,降价后很多农民的收入都受到了直接影响。
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要追溯到2007年,初衷是为了稳定市场,避免重蹈“谷贱伤农”的老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该政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执行。据新华网3月28日报道,今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对于此番玉米改革的策略,陈锡文说,目标之一就是“必须要让饲料企业使用国产的玉米,要逼退进口玉米的价格。如果国内玉米的市场价高于国际价格的话,那国内的仍没有竞争力。”
今年1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陈锡文曾说过国内的玉米要“顶住进口”,也就是价格和进口打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17日的发言中,他解释说, 必须逼退大规模进口的局面,只有这样国内的玉米才有市场,要做到在价格上必须和国际市场接轨。
银企关系“至关紧要”(小)
对于现在玉米库存量大、价格高于进口的现状,陈锡文提出,解决方案在于国内的玉米要形成市场价格。“如果要形成玉米的市场价,就得先有市场,得允许其他的主体企业进入玉米市场。前些年有一些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后来被逼退了。但现在问题浮现,重新引入这样的企业是建立玉米市场及形成市场价的先决条件。”
陈锡文介绍,粮食收购需要大量资金,国有粮储资金是有保障的,但是其他的主体在银行基本拿不到资金。他举例说,去年为了形成多渠道收购的局面,吉林省政府花了很大力气筛选省里面认为具备粮食收购资质的企业,名单提供给了银行,在四千家企业中银行经过反复筛选只确定了169家。
“无论如何,要是主体企业进不了市场,那么我们价格由市场形成这个想法一定会落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解决好粮食收购资金的问题,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
此外,陈锡文认为,玉米改革难度之一在于,库里的玉米超过一年的产量,而新玉米的产量又正在形成,急于去库存的话,新玉米就滞销,又会形成新的库存,处理二者的节奏需要好好把控。
2003年是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低谷,当年的数据约为14.9亿亩,现在已经超过了17亿亩。陈锡文介绍称,粮食产量增加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播种面积加大了。与2003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约增加了2亿2千万亩,而其中大部分都变成了玉米地。
由于玉米生产过剩的状况仍未有所改观,因此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势在必行。“除了给农民补贴之外,还得让农民有个底,低到什么价的时候政府还要出手,不能让它无限制低下去。兜底价什么水平?补贴能补贴多少?这些都在研究中。”陈锡文说。
对于农民最关心的补贴方案,陈锡文说,“农民很关心,到底补了多少啊,怎么补,按斤补还是按地补,到现在最终方案还没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陈锡文强调,将来的补贴是在市场形成价格之上给农民补贴,他认为补完了加上卖的价格肯定低于一块钱,才能起到调节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