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是“十三五”主要目标
杨月欣在欢迎辞中指出:中国“十三五”(2016-2020)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包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中国营养学会希望通过该次研讨会,将专家、企业界、政府和媒体朋友凝聚在一起,从宏观角度的把控到具体营养项目的实施,对营养产业创新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针对微量元素缺乏问题,专家各抒己见
Dr.Manfred Eggersdorfer的报告中强调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所导致的各种疾病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健康问题。张卫国博士整理了关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最新研究进展,表示中国人普遍缺乏omega-3的摄入,而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从营养产业界的角度说,应该研制出更便捷的营养指标测量技术以及更有效的营养素补充剂来进行改善。赖建强教授介绍了中国儿童营养的现状和挑战,他指出儿童营养作为衡量整个人群营养状况的最敏感指标,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需要同心协力改善儿童营养,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马玉霞教授为大家展示了河北试点的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营养改善效果,其中营养包的干预对于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起到了明显的改善,马教授表示贫困地区更需要营养产业的支持,比如研制新一代营养包。
张辉处长从宏观政策的角度解说了十三五营养和食品科技创新的部署和考虑。张辉提到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日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其基本原则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企业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突出民生保障。用科技有力支撑我国食品和营养健康产业保持1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丁钢强教授基于营养监测大数据,展示了中国居民体格发展以及营养摄入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大家介绍了国民营养行动计划(2016-2030)的起草和重要意义。
总结:营养素干预的需求迫切
在专家的精彩报告后,参会人员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杨月欣教授总结道,此次研讨会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微量营养素的隐性缺乏在我国依旧很严重,特别在儿童和老年人群中,影响大众健康;认识到提高营养素的干预,尤其是儿童、学生,对于其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于营养素干预的需求很迫切;认识到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营养界包括科研和产业需要团结一致进行计划和行动的部署以及落实。杨月欣还提出了三个行动,一是将营养落地,大力发展健康相关的关键技术、方法和产品;二是在发展全面的科技和产业链方面下大功夫,推进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质性进展,整合并建立完整的研发到产品的通路;三是向着提高人均预期寿命1岁方面进行努力,用营养改善来提升中国居民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