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为6克。《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提到,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虽较2002年下降1.5克,但仍远远超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教授蔡美琴介绍,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课题组曾对45户居民家庭一日三餐用盐、酱油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每人每天钠盐的平均摄入量为7.9±3.0克,酱油为10.1±5.6克,味精为4.0±3.8克。同时,上海人的饮食中,酱油必不可少,90%以上人家每天烹饪菜肴均用到酱油,每人每天酱油的平均摄入量达到10.1毫升,折合含钠盐的量为1.5克。通过酱油所摄取的盐分占总盐分摄入量的60%,酱油中的盐摄入量不应忽视。
不仅是酱油中,日常饮食中到处隐藏着“盐”。蔡美琴说,大多数调味料都含有高浓度的钠,例如:盐、酱油、味精、蚝油、虾油、陈醋、番茄酱、豆瓣酱、甜面酱等。加工食品,例如罐头、面包、烘焙食物、冷冻食品等在制作过程中多少都会添加盐、防腐剂(如亚硝酸钠)、苏打粉及其他食品添加剂。腌制食品,例如香肠、火腿等,含盐量更高。
即便是未经加工的天然食物也含有钠,包括牛奶、蛋、肉和蔬菜类,甚至是饮用水。若能均衡摄取各类食物,一天大约可摄取400毫克的钠。
如何找出隐藏的“盐”?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建议关注营养标签。“2013年1月1日起,食品包装袋上必须要有营养标签,给居民购买食品提供建议。而在营养标签中,钠的含量是必须要标明的。”
除了钠,营养标签中还会列明各种营养成分,例如脂肪、蛋白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居民在购买食品时可以有所参考。
事实上,家中烹饪用盐还比较好控制,困难的是在外就餐。2011年末开展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华东地区网民能做到控制用盐量的达到30.4%,为全国最高。然而,在外就餐时,“被动食盐”成为必然。马冠生发现,火锅、烧烤、川菜等重口味料理很受年轻人喜爱,然而这些食品都重油重盐,多吃无益。
食盐摄入量过多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无需多说,蔡美琴表示,受访居民100%都对此有所了解。其实,高盐饮食还与骨质疏松有关。摄取过多的钠,会使得钙经由肾脏的排泄增加,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同时,摄取过多的钠盐,会刺激胃黏膜,致使胃膜细胞经常分裂,增加形成胃癌的几率。且在动物实验显示,钠盐会使得某些化学物质例如亚硝酸盐,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如果饭桌应酬难以避免,蔡美琴建议,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可以准备一碗白水,将食物过水后,可以洗掉不少油分和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