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栖凤山村种粮大户袁斌、袁文波叔侄俩,拖着满满一车稻谷,赶到中储粮武汉直属库,入库登记后,工作人员马上开始扦样检查。
“今年遭遇洪涝灾害,我们的水稻普遍减产30%—40%。”抽检间隙,叔侄俩与记者拉起家常。袁文波说,除了减产外,更让他烦恼的是,由于没有合同保证,他们“种粮大户”的日子不知能否长久。
“我今年租种的350多亩地,全是和村民达成的口头协议。”虽然才30岁出头,但袁文波已经是种田“老把式”了,在泥巴里摸爬了五六年。
今年春播期间,几户村民突然找到袁文波,要回转给他的20多亩地。“我都准备下种插秧了,他们却临时要田,急得我一家家说尽好话,才让这些村民同意继续转包。”袁文波不敢想象,目前种的300多亩田中,自家的承包田只有几亩,如果村民都来要回承包田,他辛辛苦苦经营了几年的田地,前期投资只怕要“打水漂”。
袁斌告诉记者,不仅他们叔侄,周边不少种粮大户都是“口头流转”的,大家都有这种担心。
日前,记者就袁家叔侄的担心请教了黄陂区农委主任殷希凡。殷希凡介绍,黄陂靠近汉口,农民从业选择多,农田一度抛荒较多。农民之间私下“口头流转”田地,可以有效解决抛荒问题。同时,农户之间的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可以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他表示,对于粮食种田大户担心的 “无合同保障”问题,农业部门将关注并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