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没有像其他非遗项目那么“火”,在各类非遗活动、传承人的认定等工作中,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很少。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入选,不仅使中国的非遗数量继续领先于世界,也在非遗的保护中至少实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第一个突破是对于传统知识与实践的重视。在此之前,全球共有90个项目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其中中国有38个;我国也自2006年以来公布了1300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大多分布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方面,相比之下,作为传统知识与实践类的可谓凤毛麟角。
第二个突破是对于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视。尽管中国此前也有诸如蚕桑丝织技术、南京云锦、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入选,但其重点依然在加工技艺与艺术表现层面,无法真正表达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涵价值。
二十四节气为古老中国人解决温饱、发展生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十四节气所体现的中国人民尊重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农业生产节律性变化规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家喻户晓,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四是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有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因此,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在保护与传承中,应当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的集体创造,不同于以往的一些项目,可能很难确定具体的“传承人”。因此,需要在就遗产价值发掘与保护传承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应当通过区域性的“传承群体”进行保护。只有让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走入民间,才能够真正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二是二十四节气发端于对自然节律的认识和农业生产实践,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传承与利用时,需要将重点放在内涵价值上,而不是表面形式上。只有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才能发挥其对于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是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对物候研究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节庆活动等的发掘,丰富这一遗产的传承方式,引导中国人在生活中进行保护和传承。
四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利用的重点现已有所转移,难以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它的活态保护或者生产性保护,也难以像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依靠传承人进行。然而,蕴含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因时制宜、取物顺时的生态思想,至今仍指导农业实践活动。因此,应当结合文化景观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实现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