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凉山元宵节传统农具交易会——赶草坝场 买了农具好春耕

   2017-02-12 中国食品网9880
核心提示:2月11日元宵节,凉山一年一度德昌草坝场民俗不因修路而影响人们参与的激情,只见当天省道、机耕道和田野里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
2月11日元宵节,凉山一年一度德昌草坝场民俗不因修路而影响人们参与的激情,只见当天省道、机耕道和田野里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农具与小商品交易火爆,镇村社组织的文艺表演与舞龙气氛热烈,许多群众纷纷涌到送文化科技活动现场咨询和拿资料……数万人涌入草坝场,219省道像往年一样在预料中断道。两公里长的水泥机耕道是摩肩接踵的人流,在油菜花的映衬下充满热烈气氛。60多名警察进入现场进行维护交通与治安秩序,现场十分拥挤但秩序井然。
 
 
据巴洞镇负责人介绍:巴洞镇党委、政府今年以正月十五赶鱼洞寺草坝场的民俗活动为载体,依托观赏油菜花盛开美景、草莓和果桑采摘等游客喜闻乐见的体验方式,吸引游客来巴洞进行民俗风情欣赏、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
县上各部门利用这个活动进行送文化与科技下乡。德昌县妇联针对农村家庭进行反家庭暴力宣传,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天他们发放宣传资料1200册。茨达镇黄坪村三社的彝族村民李泽文来到县农牧局宣传人员面前拿了好多农业资料。他说:“有这些资料好,我种了大棚蔬菜,还种了葡萄,非常需要科技。”针对他的问题,宣传人员耐心地向他讲解如何科学施肥。
 
 
草坝场在德昌县巴洞镇前进村境内,距巴洞古镇约2公里。顾名思义,是在野外的草坝坝里赶集,以前这里农舍不多,真的是在野外,仅依托一个寺而已。那寺便是建于明正德年间的“鱼洞寺”,历史记载旧寺共有4个大殿。寺旁罗汉松、云南松等林木茂密。有些树子三四人合围都围不拢。还有成片金竹林和寺前那个不大不小的“海子”。风景十分清幽,寺内香火也旺盛。每年正月十五,进香游玩者众多,因之形成了“期市”,每年一次的“草坝场”也由此而得名。因此草坝场的兴起是因为庙会,后变成了农村贸易集市。光绪六年,寺前建了座“字库塔”,为当地增色不少,当年读书之人焚书稿都要在字库进行,很是虔诚。据《德昌县志》记载,“鱼洞寺”旧时被列为邛都六景之一,以“鱼洞安禅”而名声在外。“草坝场”,这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随之吸引了西昌、会理、攀枝花等地的客商,每年都如期前来赶场……
 
当地老人徐德高说:“解放前草坝场很热闹,1957年至文革期间停了,改革开放后又热闹起来了。这里的交易主要是农具。”
 
草坝场以传统农具交易为主,以铁、木、竹、棕、麻、皮革制作的中小农具品种多,规格齐。仅木农具就有犁弯、耙板、拌桶、粪桶、粪挡、锄把、扁担等,竹农具有晒席、箩、筐、撮箕。农村古老的农具专业市场已经非常少见,而农具交易会更是少之又少,在西南地区更鲜见。而现在,现代农具也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前进村六社的周帮英正在买筛子。她说:“我家种了3亩白菜,菜籽需要筛。”宽裕镇花园村九社的何州文家种了七八亩桑树,这天花了18元买了两根铲把,过完节就要开始投入劳动。
 
这里农具交易繁盛,证明这个地方农事多。这块土地上在2007年曾经发现新石器器物,其中有农具,说明这个地方宜农,而且历史悠久。
据了解,巴洞镇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中部偏西南,距县城12.5公里,辖区幅员面积113平方公里。辖先锋、红旗、前进、松柏、团结5个村,42个社,总人口9640人,汉、彝、傈僳族等多名族杂居。人均纯收入13256元,耕地面积12390亩,农作物种植面积25290亩。巴洞镇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6全镇收购烤烟78万斤,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核桃种植面积18000余亩,每年产值达200万元;种植荸荠500亩,产值300万元以上;枇杷种植规模已达到400余亩,产值800万元以上;果桑已发展500余亩,产值300万元以上;草莓种植面积200亩,实现产值400万元;早蒜苔种植面积1000亩,实现产值500万元。这也证明人们买了农具好春耕,要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农业促进当地走上脱贫路。2015年末巴洞镇原有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230人。2016年11月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依靠扶贫攻坚措施,全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19省道德昌段将修好,巴洞镇党委政府明年将精心准备草坝场活动,以民俗带动旅游,展示当地新农村形象。(文/图 宋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