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本报记者刘昊
新疆温宿县十万亩生态园位于温宿县城以北八公里处,建设以前的地貌为天山山脉前山带的退化草场和荒漠,是温宿县城和阿克苏市北部的风沙策源地。2006至2015年完成种植面积6500公顷,红枣2500公顷,核桃4000公顷;万吨保鲜库、万头生猪养殖场、种鸡场、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厂家通过招商引资已在十万亩生态园落地,总投资额15亿-17亿元,成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
“我们种植的‘南疆红’红枣以‘骏枣的个头,灰枣的口感’而名扬疆内外,去年这种新品种开始在农一师、和田等地进行推广。”阿克苏果满堂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欣向记者介绍说。
阿克苏地区是红枣、核桃之乡,当地的红枣以灰枣、骏枣为主,灰枣个头小、口感好;而骏枣个头大,肉质纤维粗。为了生存和发展,该公司结合当地的果品特色进行对比研究后,经过多年试验最终和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选育出近似野生的大枣新品种“南疆红”,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能力好、口感好、果个大、耐寒旱等特性,在第四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荣获“金奖产品”称号。
该公司就坐落在温宿县十万亩生态园内。6年之前,这十万亩生态园还是荒无人烟,在建园时戈壁滩上到处都是石头。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内地很多投资商,果满堂就是其中一家企业。该公司承包了1万多亩地,种植了6800亩红枣、4000亩核桃。企业在红枣、核桃栽培、微生物研究与利用等方面集聚了独特的知识成果与实践经验,推出了“矮化、密植、早丰”的种植技术,大面积直播种植,次年嫁接、嫁接当年结果,第三年就开始逐步进入丰产期。
据张欣介绍,公司种植的红枣,经过加工、清洗、烘干及分类包装后运往郑州等地进行深加工,主要销往东北、内地等大中城市,而从当地出售红枣一级枣为120元/公斤、二级枣45元/公斤、三级枣18元/公斤,而在内地经过深加工和包装后价格更高,每年可解决周边牧民600-800人就业,通过技能培训和指导带动当地牧民增收致富。
昔日的戈壁滩,今日的生态园。阿克苏地区将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就业致富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在戈壁滩上打造生态园,大面积发展林果业,既防风沙又带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牧民艾合买提·玉山能顺利脱贫致富就得益于阿克苏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艾合买提·玉山是温宿县博孜墩乡提坎库如克村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人,三个孩子,主要依靠放牧和仅有的4亩小麦地勉强维持生计。2014年12月,艾合买提·玉山响应政府号召后从博孜墩乡提坎库如克村搬迁至柯柯牙镇拱拜孜村,成为牧民定居点的一名居民。
“政府给我们分了一套8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新房,还有100平方米的羊舍,仍能继续发展养殖业。同时,还分发已栽培好的8亩核桃、红枣地。”艾合买提·玉山介绍说。搬迁后,不仅方便将家中的30多只羊和1匹马赶到山上去放牧,冬季再把羊拉下山来进行集中育肥后再售,一年下来仅畜牧养殖可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能在就近的十万亩生态园就业,一边打工、一边跟着企业学习林果业打药、除草、修剪等管理技术,每月还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
如今,艾合买提·玉山的家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个孩子在就近的学校上学,家人既挣钱又学到了技术,给种植和管理林果业积攒了经验,2016年艾合买提·玉山还添置了小型拖拉机,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