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夏至夜,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孝文家茶“百年岩韵-盛世雍容之气象”茶会在此举办。
颐和安缦酒店有着与颐和园一脉相承的皇家庭院风格,宫殿般的挑高,明清家具的摆设,红墙黛瓦,富有帝王之都的恢弘气息。走进其中便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韵味、皇室的气息。
陈孝文先生泡茶用的盖碗茶具和陈再粦老师泡茶用的潮州功夫茶具摆上桌,整个空间充盈了起来。
此次茶会喝的茶也是顶级的茶,2016年茶语网千款茶评榜综合榜榜首——茶王大红袍、牛首,以及存世稀少的1989年手制牛肉。
牛肉,牛栏坑肉桂,牛首,牛栏坑肉桂之首,武夷岩茶中热度非常高的品类。牛首,不是单单用钱就能买到的。
好留存至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1989年的手制牛肉。
茶会有两位掌茶人——岩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孝文先生,出身茶文化世家、师从潮州工夫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陈再粦先生。
陈孝文用盖碗泡法,每一泡都是武夷岩茶的味觉标杆;陈再粦用传统潮州功夫茶泡法,一招一式都是教科书,且每次只出三杯,只能嘉宾轮次喝到。
本场茶会邀请到了著名道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鼓应和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同时出席的还有金融街三位知名人士——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总裁甄军、东方华盖股份投资总经理许莉、北京紫金鼎投资股份总经理宁晨,以及金领生活董事长吴悠、茶语网总裁张阳、本次活动主办方孝文家茶CEO王开心。
在这场茶会上,大家都喝到了孝文家茶的顶级作品,每个人也得到了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陈鼓应教授评价此次参加孝文家茶会,让他感受到“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他认为,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依然在代代千百年相传,这里面也包括茶文化。
于丹教授则点评到,茶王大红袍“有肉桂的香冽,但也有水仙的轻柔”,评论牛首,“这种醇厚霸气,还有复合香气,以及它的长度,在三坑两涧里都是有识别的。”
为何这两位智者对孝文家茶的评价如此之高?岩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孝文先生创办的孝文家茶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们将在下面为您一一解读。
他,就是被业界称为“牛栏坑少坑主”的非遗大师陈孝文。
作为在武夷岩茶史上非常重要的陈氏家族的传承人,陈孝文完整继承了这个家族对于制茶工艺的高水准。
不仅是制茶技艺,连牛栏坑的山场也是陈孝文家族的优势主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开辟,陈家在牛栏坑占据了大半的山场,对制作牛肉的原料有相当的把控。
▎陈孝文手制牛肉拥有上佳口感的终极秘诀
首先是采摘的讲究,制作这款牛肉的鲜叶必须在每年5月3日至8日这段时间,因为此时茶青的质量最佳、量也是最大的。在采摘之前,最好是连续晴天,然后在上午10点之后进行采摘,因为这时茶叶上凝结的露水已经消退,不会影响后续的制作工序。
然后是茶叶的初制,陈孝文介绍,孝文家的牛肉从在茶树枝头摘下之后,到最后成茶都不会落地,以免粘上灰尘杂质带来异杂味,影响成品口感。所以鲜叶采摘下来之后的晒青和晾青过程,茶叶全部都在筛子上,并且全部上架。
要得到品质优秀的牛肉,是急不来的。一般品级很高的牛肉所需的萎凋,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还得需要通风、避晒的环境。
而焙火这道工序是精制过程中,决定一款牛肉口感是否优秀的关键点。
在这一环节中,牛肉需要经过三道焙火工序。第一次焙火是从6月初开始,第二次焙火的时间则是7月底8月初,到第三次焙火之时,已是中秋节前后。而制茶师每次焙火都是一次非常考验体力、耐力的煎熬:
制茶师在每次焙火的时候,需要10个小时以上不间断的观察和用手翻动竹筛中的茶叶,在保证茶叶温度不会过高的同时,还要避免茶叶掉落。更绝的是,一个优秀的制茶师,可以用自己的手触摸竹筛边缘感知温度,从而判断茶叶中心温度的高低,据说误差不会超过1~2℃。
正是凭借着陈氏家族百年制茶工艺传承,和非遗大师陈孝文对牛肉制作每一步工序的亲力亲为,才造就了这一杯令人迷醉的“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