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梁良:理性消费,勿中“网红食品”套路

   2017-08-22 湖北日报网170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作为消费者,面对“网红食品”,绝对不可因一时的好奇,或是不理性的从众心理,就盲目购买尝试,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不能擦亮双眼,仔细核实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轻信“圈子”里的熟人营销,万一中了“套路”,最终要“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为了买一杯饮料、一块点心,甘愿排几个小时,花上原价几倍的价钱从“黄牛”手上拿货,只因这是风靡朋友圈的“网红”。今年以来,网红食品的各类问题一波又一波出现。前不久,上海一家“网红”面包店因使用过期面粉被曝光,并遭到食药监部门查处;“鲍师傅”和“喜茶”等一些“网红”店又被爆雇人“假排队”,再次把“网红食品”推上了风口浪尖。(6月22日《经济日报》)

 

    近期,随着微商的兴起,朋友圈选购美食的“新食尚”也逐渐火了起来。各种各样的“网红食品”借助朋友圈熟人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也慢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的网友看到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谈论某食品如何如何,一方面好奇心作祟,一方面担心自己“落伍”,没有相关话题的“谈资”,便也跟着非得试试这种食品。越来越多的人去排队购买,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这一食品就这样被捧成了“网红”。

 

    诚然,人们对于一样新兴事物抱有好奇心,想亲身体验一番乃人之常情。但倘若不考虑食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食品的价值与价格是否相符,只一味地盲目跟风购买,甚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虚荣心,这就得不偿失了。人们对于食品的喜好不同,试想,如果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排队,只为了购买一个“据说很好吃”的食品,自身体验过后觉得也不过如此,不是很让人泄气的事情吗?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段时间以来,“网红食品”的各类问题频频被爆出,一款名为“蜂窝煤”刷遍朋友圈的“网红蛋糕”,据称含有竹炭粉具有排毒养颜功效,近日也被专业机构证实不存在事实依据。网络食品销售虽然有法可依,实际上实施监管却很难。不少不法商家就钻了这个空子,运用一些营销“套路”吸引消费者上钩,甚至利用网络“圈子”兜售过期食品、无证销售。

 

    作为消费者,面对“网红食品”,绝对不可因一时的好奇,或是不理性的从众心理,就盲目购买尝试,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不能擦亮双眼,仔细核实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轻信“圈子”里的熟人营销,万一中了“套路”,最终要“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