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陕西洋县:有机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2017-09-12 陕西日报6880
核心提示:  九月的陕西洋县,蓝天下一片金黄,大片的稻田上三两只朱鹮飞过,使这幅丰收美景图更加生动。  洋县是朱鹮之乡,这里生态环
  九月的陕西洋县,蓝天下一片金黄,大片的稻田上三两只朱鹮飞过,使这幅丰收美景图更加生动。
 
  “洋县是朱鹮之乡,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发展有机产业得天独厚。”洋县有机产业协会会长李天刚指着朱鹮和黄澄澄的水稻自豪地说。
 
  耕者获利、食者安心,洋县人不改发展有机产业的初衷。近年来,该县巧打生态有机牌,不仅守护了优质的水、土壤和空气,贡献了健康的食物,而且让当地有机农业和上下游产业相得益彰,地方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6年,我县有机产业总产值达9.66亿元。有机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洋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的朝阳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该县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上,洋县县委书记胡瑞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绝处逢生创出有机路
 
  “来,尝尝我们种的有机黄金梨,甜脆爽口、细腻多汁,保你满意。”9月8日,在洋县草坝村万亩梨园,该村农村工作支部书记刘煜华向前来参观游玩的客人“炫”起了有机梨。
 
  草坝村位于陕西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是朱鹮的夜宿地、繁殖区和重要觅食地。1981年5月23日,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被发现。当年5月27日,洋县政府就发布了《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不准在朱鹮活动区狩猎,不准砍伐朱鹮筑巢栖息树木,不准在朱鹮觅食区使用化肥农药,不准在朱鹮繁殖区开荒、放炮“四不准”。
 
  “那些年确实过得很艰难、很迷茫。最终,跟着政府,立足村情,发展有机农业,才有了今天万亩有机稻田和万亩有机梨园这两个草坝人的聚宝盆。”提起草坝村的过去,该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昌感慨万千。
 
  不准开矿,禁止或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虽然一度使洋县这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但是却为洋县留下了难得的青山绿水好生态。
 
  “洋县是中国境内发展有机产业的最佳区域。”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显谟、安芷生、山仑、李佩成深入考察洋县后达成共识。
 
  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就了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无与伦比的天然条件。近年来,该县依托30多年朱鹮保护成果,坚定实施“生态立县、循环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强县富民,让积累起的“绿色存量”有序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量”。
 
  政府推动硕果满枝头
 
  2015年10月15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洋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洋县成为全国首批9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之一,为西北地区“有机第一县”。
 
  2017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洋县“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洋县成为全国首批9个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唯一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荣光背后是洋县有机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我们把发展有机产业、创建朱鹮生态品牌列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部门、镇年度考核。每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出台《有机产品认证及肥料采购补贴管理办法》《获得名牌产品企业奖励办法》等多项扶持政策。”洋县县长杜家才参加并见证了该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过程,他对“两区”创建知根知底。
 
  在积极引导、加大扶持的同时,该县强化组织监管,成立洋县有机产业发展办公室,率先设立洋县有机产业监控大队,在各镇、部门成立创建工作站,在各村设立监管员,迅速健全了“县有办、镇有站、村有员”的三级监管网络。聘请种养殖、加工、检测等方面知名专家教授,组建洋县有机产业与生态品牌专家顾问组和工作站,推行有机标准,建立了涵盖有机产品育种、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洋县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范70种。
 
  目前,洋县已认证包含“米、菜、果、药、畜、薯、菌”等类产品在内的有机产品13类72种,发展有机生产基地12.8万亩,注册包括稻米、黑米酒等产品“朱鹮牌”商标6大类50余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8个。“洋县朱鹮生态品牌”以44.5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龙头带动花香蝶自来
 
  “有机农业的亩产量比普通农作物要低30%到50%,肥料来源于养殖基地的动物粪便和有机肥厂生产的有机肥。”洋县农业专家李成德说。
 
  “普通大米亩产1200斤,每斤价格2.5元左右,而有机大米亩产只有700斤左右,批发每斤8元,市场价在15到20元。”陕西双亚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亚刚算了一笔实在账。
 
  普通农产品产量高、产值低、不愁销;有机产品产量低、产值高,但不好销售。
 
  “有机产品只有傍着企业,对接上外部大市场才有出路。”洋县有机产业协会会长李天刚言辞坚定。
 
  建园区、树标杆,加强龙头带动,该县吹响全力发展有机产业的冲锋号。积极创建全省第一个有机产业园区,相继确定10个有机生产标杆示范基地和10个有机产品加工标杆示范企业。大力倡导“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鼓励农户联结企业或加入合作社发展致富。同时,积极完备有机产业链,建成总计年产8万吨的两个有机肥厂,确保有机产物“无剩余”,污染物质“零排放”。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该县积极引导组织全县20余个有机生产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在贫困村建立有机种养基地,广泛吸纳贫困人口入企务工。同时,利用企业的产业平台、信用平台、“互联网+”营销平台等优势资源,建立企农共赢利益联结机制,着力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小产品难对接大市场”等问题。
 
  目前,该县全力建设的总投资21.8亿元、占地3750亩,集有机产品加工、物流、科研、信息为一体的有机产业园区已完成投资7.2亿元。目前已有超群医药等12户有机生产企业进入有机产业园区并投产。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对有机产业的扶持政策,洋县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有机产品和有机加工企业聚集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