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市面上卖的全麦面包不是“全麦”的?

   2017-09-29 南方都市报5200
核心提示: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并没有一款全麦面包是真正全麦,原因在于这些面包的全麦含量不足。对此质疑,部分烘焙店资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并没有一款“全麦面包”是真正“全麦”,原因在于这些面包的全麦含量不足。对此质疑,部分烘焙店资深人士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另外医院专家表示,在选购全麦面包时,市民可以先看标签和色泽来判断面包是否“全麦”。
 
  全麦面包制作时间长储存时间短
 
  作为“全麦面包非‘全麦’”的质疑者,广医二院营养科负责人邓宇虹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全麦面包烘焙店搞混概念所致。全麦面包主要使用全麦粉,而精面包主要用精加工面粉,这两类面粉都是由小麦加工而成,因此有部分人误认为精面包是“全麦面包”的一种,但实际上两种面包并不是一回事。
 
  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她观察,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部分“全麦面包”,其全麦成分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就是直接拿精面制作,然后在表面上撒一些全麦颗粒。
 
  邓宇虹表示,之所以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全麦面包“非全麦”,原因之一在于其材料全麦面粉的特性,从特性而言,全麦面粉是属于“较难处理”的材料,其是由带麸皮、胚乳及胚芽的全小麦研磨而成,含有较为丰富的油脂,因此在储存(保存时间较短)和运输方面有可能存在变质问题;而在发酵上,全麦粉发酵时间也较长,制作全麦 面 包前,全麦面粉需要低温发酵两日以上,相比一至数小时就完成发酵的精面粉发酵时间要长得多。
 
  “非全麦”现象确实存在
 
  据中国全谷物协会对全麦面包定义,其要求面包里30%以上的原料是由全麦粉组成。
 
  而在媒体报道中,邓宇虹及其团队调查了共计12家店15种全麦面包,发现“全麦粉”在标签上标示均在第3位之后,而且并无相关比例,“这些面包其实还是精面粉为原料的白面包”,因此她向目前市面上“全麦面包”提出质疑。而对此质疑,有资深人士向南都记者确认,全麦面包“非全麦”的现象在业内是存在的,并解释称与国内消费面包的习惯有关。
 
  经营烘焙面包坊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H先生表示,全麦面包整体口感粗糙,大部分国内消费者吃不惯,因此加入大量白面粉进行调配是业内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迎合消费者的口感。他补充称,当然有部分面包店依然坚持用全麦制作面包,但从销量上看并不受欢迎,“毕竟国外作为主食的面包,在国内只是作为代餐食用”。此外,H先生还透露除口感外,全麦面包还存在成本高(包括生产及时间)等问题。
 
  至于商家为什么用“全麦”做噱头?H先生分析指出,因为消费者觉得全麦更营养,老年人会更喜欢这类产品,“但老年人又讨厌面包过硬的口感,因此商家都会在制作中减少全麦粉的使用比例”。
 
  购买前不妨“查标观色”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市民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至400g,其中全谷物 和 杂 豆类50至150g,而作为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的全麦面包,其对人体好处也不言而喻。
 
  潘丹峰则表示,虽然同等量(以100g为例)的全麦和精面热量差异不大,但相比精面,全麦面包在加工时会连同麸糠、胚乳及胚芽进行碾磨加工,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矿物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尤其是膳食纤维是精面的4到5倍左右,“对于市民尤其是上班族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主食”。
 
  邓宇虹解释,包括全麦面包在内的全谷类食物可作为替代性主食(有胃溃疡、胃出血者不建议替代),其可通过多种机制来控制体重增加,包括对饱腹感的影响、负荷后血糖及胰岛素反应和抗氧化特性。
 
  “而精制小麦的过程中,把全谷类加工为精白面粉实际上使其能量密度增加了10%、膳食纤维含量减少了80%、膳食蛋白质含量减少了将近30%,剩下的膳食成分几乎全是纯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含量减少了许多的营养素。”邓宇虹说。
 
  在选购全麦面包方面,受访专家均建议,市民在购买全麦面包时可先观察其外观,全麦面包色泽呈浅褐色,整体较为粗糙,面包切开后可见较大的孔隙;其次可看其标签,一般正规厂商生产的全麦面包,配料表上的全麦粉必须排在前三位,含量越高的成分排名越前,当然最好排在第一、二位。
 
  “当然,(全麦粉)最好排在第一、二位,因为第三位就很难保证全麦粉占30 %的比例了,有些全麦粉甚至排到了鸡蛋的后面,明显就是‘做个样子’而已。”邓宇虹补充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