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如洗,层林尽染,深秋的九鼎山公园风景如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中,游人大口呼吸林海中清新湿润的空气,与欢跳觅食的野生动物不期而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浑然天成。
如今,以保护为前提,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利用森林、湿地和野生植物等林业资源开展的生态林业发展之路,逐渐在南川大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南川林业产业、民生林业的新征程中,标注出了一个醒目的绿色坐标。
绿了荒漠,美了家园、富了百姓,这是南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绿色正在装点所有南川人的新生活。
A不忘初心荒山秃岭披“绿装”,精心造林变“银行”
走进花山公园,城市的嘈杂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树叶的“沙沙”声和鸟儿的鸣叫。每天清晨,家住花山公园附近的陈勇一准来晨练。近年来,他亲眼见证着花山公园从一座荒山变成城市森林公园的过程。南川石漠化治理工程让昔日“大风吹,沙石飞”的这里彻底变了样。
“家门口就是一个大公园,这就是最好的绿色福利!”陈勇由衷感叹。清风徐来、绿树环绕,在南川还有很多像陈勇一样的市民也享受着绿树间的有氧运动。近年来,以九鼎山、花山为代表的22个城市周边公园,取代了昔日城周的荒秃岭山,如今已是绿树成荫。
同样因绿色发展获益的还有双河场村村民汪启禄,在他手中荒山不但变绿,还成了宝山。上世纪90年代初,汪启禄乘林改春风,对上万亩流转的荒山大胆投入人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管护。经过20年的精心造林、培育和管护,让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森林,郁闭度达0.9以上,曾经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不仅如此,2014年汪启禄流转打造的启禄林场内顺龙山8560亩林地被再次流转,用于建设顺龙山市级森林公园,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和山地养生休闲度假胜地。汪启禄因此获得转让收益1130万元,除去总投资260万元,净赚了917万元,圆了他的“绿色银行”梦。
过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城镇周边生态环境几近透支,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今逐步缔造出一个山水田园气息浓郁、绿色生态宜居的秀美隽永之城,南川的山更青了、水更净了、林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南川靠的就是持续践行坚守生态本底、践行环保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之路。”南川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1%。近年来,南川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区县”、“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B思想解放从“砍树赚钱”到“看树赚钱”,绿色崛起从头脑开始
从绿色发展到绿色崛起并不是轻易就能达成,找到了路子,不一定迈得开步子,关键在于不断解放思想。
“现代林业发展不能局限在‘栽树子、护林子’的传统思维中,要不断解放思想,勇担重任,牢固树立‘只要是与树相关,就是林业部门的责任’的担当意识。”南川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发展是大舞台,也是林业发展的大机遇。
“近年来,南川区森林资源不断增长,为森林旅游发展储备了森林资源,创造了条件。”该负责人介绍,南川立足生态保护,通过与国有林地联营入股分红、流转使用权、租赁森林景观,已走出了一条集体林地参与森林旅游开发的新路子。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有着“中国森林氧吧”之称的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该公园采取国有林地主导,联营集体林地共同发展模式,在其拥有的2.44万亩森林资源建设中,山王坪村将1.38万亩集体林地评估作价入股共建,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按股分红,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依靠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林农则按照占股比例获得旅游“红利”。
自开园营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带动周围农户发展森林旅游、林地流转或租赁分红等年均实现增收超过千万元大关,成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这只是南川落实思想解放,发展森林旅游的一个缩影。据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南川林场已先后申建了包括山王坪、金佛山、乐村和云岭等在内的一系列森林公园,该区森林公园体系已达15万亩,森林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
南川正实现从“砍树赚钱”到“看树赚钱”的转变。
C发展创新林权改革盘活“绿色银行”,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过去都说种一棵树就是往‘绿色银行’里存一笔款,但取不出钱来,农民还是过着穷日子搞绿化。自从林权改革以来,满山遍野的树木有了主人,也多了‘取钱’方式,农民才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南川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川区河图镇虎头村,这种实惠就是真金白银。
据虎头村村支部书记谭文凤介绍,过去因为当地村民大多外出经商、务工或定居,留在村里的几乎全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因此该村大量承包地撂荒,林地林相较差,且无人经营看管,经济效益常年低下。
直到2012年,正值南川区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热潮,村里外出务工的唐仕文、甯学文等人回到南川创业农业公司,这种情况才迎来了改变。通过“林权改革”和“林地退出机制试点”,唐仕文、甯学文等人获得了足够支撑发展的土地,当地农户也得到了收益。其中,虎头村5社李润元、李必会、戴碧英等6户村民率先将32亩林权自愿退回社集体,再由社集体集中流转给公司统一经营,获得直接经济收入32万元。
同时,这种收益不止于此。通过这种林地流转新模式,唐仕文等人的农业创业公司已流转土地400亩,从事农业开发、农产品种植、淡水养殖、旅游开发等。预计全部建成投用后,能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
“直接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还能带动虎头村的经济发展。未来,前来游玩的人多了,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了钞票,实现公司、农户和社集体几方赢利的新局面。”谭文凤说。
从山林确权到户开始,林农成了山林的主人,到“大户”带动下,旅游经济、林下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起来。南川的实践证明了发展创新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变”出了“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