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抗生素的前世今生——从积极推崇到理性制约

   2017-11-14 中国食品网刘姝彤12570
核心提示: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卫生和人类发展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在世界各地正在上升到危险程度。它影响到我们治疗传染病的能力,并将

  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卫生和人类发展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在世界各地正在上升到危险程度。它影响到我们治疗传染病的能力,并将所有地方的所有人置于危险境地。11月13—19日是联合国设定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设置纪念周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世界的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并鼓励公众、医生、农民、食品生产商、兽医和政策制定者采用最佳方法以避免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性的继续发生和扩大。世卫组织鼓励所有会员国、卫生伙伴、学生和公众参与本次活动,促进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回顾抗生素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推广风潮到后抗生素时代的理性制约,人类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一、划时代的发现与推广风潮

  人类生命的发展史亦是与各种疾病对抗的斗争史,其中有很多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致病细菌导致的,20世纪发明的抗生素是人类与细菌对抗的伟大发现,被誉为“划时代的医药新发明”。所谓抗生,即是一种微生物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经过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人们将这种发挥抗生作用的物质提取出来即为抗生素。

  最早的抗生素即为我们所熟悉的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原本打算培养的葡萄球菌的生长竟被一层青绿色的霉菌所抑制。弗莱明推测,青霉菌的分泌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1944年,青霉素首先在美国大规模生产并广泛投入到二战的医疗救护中,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生命,与原子弹、雷达并列为二战中的三大发明,不同的是,那两者是用来杀人的,而青霉素是用来救人的。

  青霉素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在细菌面前无能为力的局面,并掀起了其他抗生素的研究风潮,很快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被发现,除了从自然界提取抗生素,很快人工合成抗生素开始出现,特别是70年代抗生素的问世达到顶峰,仅5年间就有52种抗生素问世。抗生素逐渐在全球形成规模产业,并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在医药卫生领域,自青霉素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抗生素很快被开发出来,成为临床医学中最为普遍的用药种类之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已达几千种,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名患者的生命。20世纪后半期抗生素在全球的风靡程度,可以说只要是有抗生素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几乎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曾使用过抗生素来治疗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肺炎、肾炎等各种疾病,同时抗生素从医院走进家庭,成为家庭常备药。除了医疗卫生领域,抗生素也广泛应用于畜禽饲养业,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目的,一些养殖户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相当随意。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 21 万吨,约有 9.7 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 46.1%。 

二、耐药性增强与超级细菌出现

  进入21世纪,随着抗生素的品种和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多,抗感染药物的临床效果却在不断下降,突出表现为细菌耐药性增强和耐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出现。所谓细菌耐药性,即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菌经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不断变异和加强,产生对现有药物的抵抗能力,使得抗生素药物失去疗效。2010年8月11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发表报告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感染者死亡率很高[1]。超级细菌是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目前几乎无药可用。

1920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

1990年,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开始危及生命。

1992年,红霉素遇到了“社区获得型MRSA(CA— MRSA)”,治疗无效。

2000年,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2010年,研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同年10月巴西大规模暴发KPC,超级病菌导致多名感染者丧生。

人类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使得细菌一再变异和加强,最终导致所有抗生素都无法治愈的超级细菌出现,一旦人类研究新抗生素的速度慢于耐药细菌发展的速度,那人类就会陷入无药可救的地步,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在前几十年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正使得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开发的新型抗生素均无法对抗最为危险类型的耐药菌,在研发速度也比不上细菌变异的速度。2014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指出,抗生素耐药的严重威胁不再是未来的一种预测。在对全球114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所有地区都存在抗生素耐药问题。其中,血液感染(败血症)、腹泻、肺炎、尿道感染和淋病等7种常见疾病,对抗生素的耐药最为普遍。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没有众多利益攸关方的紧急协调行动,世界就会迈向后抗生素时代,多年来可治疗的常见感染和轻微伤痛可再一次置人于死地”。

三、新时期对抗生素的理性制约

耐药性可以在细菌间传播,耐药性细菌伴随着人与物的国际交往又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耐药性问题已经超越国界,迅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细菌耐药性”列为高度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并于2015年11月16日至22日发起世界首个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活动主题为“慎重对待抗生素”,目标是提高全球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认识,并在公众、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间鼓励最佳实践,从而避免抗生素耐药的继续发生和扩大,并通过一份包括抗生素耐药性在内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确定了5项战略目标:1.提高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与理解;2.加强监测和研究;3.降低感染发生率;4.优化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5.确保在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方面进行可持续投资。世界卫生组织的行动有利地推动了各国对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重视,诸多有利的措施共同发挥作用制约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1)规范用药管理。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官员索耶指出,要实现正确、合理用药,必须拥有完备的合理用药措施和监督体系,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的培训和指导,此外还要设立药物信息系统,以帮助患者正确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式。在推动合理用药过程中,医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从更专业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用药安全。荷兰的医生受到国家药品使用大纲的限制,超出大纲多开药会受到罚款甚至被吊销资格。所以荷兰医生用药是出了名的“吝啬”,对于一般头疼脑热的疾病,医生的处方即是多喝水多休息。德国实行的是“医药分家”的管理体制,医生不会从病人买药中获得红利,“对症下药、节约开药 ”是医院和医生不成文的规定。英国更是有明文规定,医生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加强休息或者服用止痛片。欧盟在2006年明令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

  (2)加强科普宣传。对于医生乱开药的指责,不少医生辩解道:有很多患者点名要某种抗生素,并且潜意识里认为越贵的越能证明疗效好。更有很多患者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去药店购买抗生素,作为家庭常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在生病时继续使用之前剩下的抗生素药品。对此,医生要给患者加强沟通,要让患者明白抗生素不是万能的,而且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特别是对于感冒、发烧、咳嗽这些小疾病不一定就是细菌引起的,并不全适用抗生素治疗,而过多地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性,为以后埋下隐患。对患者的教育需要医生、医药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高民众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将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及耐药性问题纳入学校课程还将促进从小就对该问题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

 3)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所谓细菌耐药性监测,主要是对耐药性细菌的流行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重点是研究细菌耐药性与所使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明确耐药机制,为医生用药提供规范以及为新抗生素的研发提供线索。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综合性的监测系统是欧洲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Europea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EARSS),它主要负责收集欧洲各参与国耐药性细菌流行的发生与发展数据,拥有800多个微生物实验室和覆盖31个国家的1300家医院,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实验室操作,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有效收集和检测耐药性细菌的发生与发展情况[2]  

(4)研发新抗生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人类和动物卫生领域一个令全球关切的问题是,大多数制药公司不再研发新抗生素。世界抗生素研发存在的问题在于投入成本大、风险大、收益小。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十年人类把微生物界翻了个遍,同时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比不上细菌耐药性产生速度,导致利润大不如前,但为了生产能够用于治疗耐多药感染的新药物,必须进行研发。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必须鼓励对新药物、诊断工具、疫苗和替代干预措施进行可持续的投资。为激励开发、生产和公平获取可负担的新药物、诊断工具、疫苗和替代产品,可能需要使这些药物与价格和销售量脱钩。美国、英国等国不断研发能集中作用于病变体的靶向性抗生素,以减少用药量和毒副作用。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植和保护政策,比如“责任保护”专利延长和提高政府采购承诺,以使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敢于投入到抗生素的研发中来。


尾注:

[1]江海燕,朱庆平,钱万强,陈涛.如何应对超级细菌我国细菌耐药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导报,2012,30(02):11.

[2] Metz-Gercek S, Mittermayer H. The European surveillance  activities EARSS and ESAC in the context of ABS International[J]. 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2008, 120: 264-267

 

参考文献:

[1]冯晶晶,王小万,靖瑞锋.控制抗生素滥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抗生素,2014,39(01):14-18.

[2]苏西.抗生素的辉煌与困惑[J].观察与思考,2011,(03):22-23.

[3]宋凌南.人类进入后抗生素时代——超级细菌的警示[J].考试,2011,(79):182-184.

[4]孙优依.国外防治抗生素滥用的良方[J].观察与思考,2011,(03):20-21.

[5]吕媛,李耘,郑波.国内外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介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04):311-317.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