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本报《市民问政》栏目关注进口食品安全问题,邀请金华市场监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负责人做客新闻直播间,共同探讨如何把牢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关。
近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你点我检”行动专门聚焦进口食品,邀请部分市民对市区在售的进口食品进行随机抽检,并出具相关检验报告。记者对前期走访的一些进口食品店也进行了回访。
市民代表随机抽检进口食品
“不仅是我家孩子,朋友圈里很多宝妈也会给小孩买这个牌子的婴儿饼干吃,我选这个抽检。”在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陪同下,市民代表毛女士选中一款德国喜宝公司出产的小麦婴儿饼干进行抽检。
上月《市民问政》栏目结束后,市市场监管局将11月“你点我检”行动抽检对象确定为进口食品,邀请部分市民代表参与。收集消费者建议后,执法人员首先到位于市区金华商城内的雅布力儿童用品店进行相关检查,并请市民代表对部分进口食品进行随机抽检。
从婴幼儿食品到各类用品,雅布力店内一应俱全,这些产品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执法人员检查了店内进口食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同时审查了经销商的主体资格,证照是否齐全。对于具体的进口产品,执法人员重点查看有无加贴中文标识,中文标签是否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要求。
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款牛初乳粉产品被放在婴幼儿区销售。“按照相关规定,3周岁以下不得食用牛初乳粉,产品放在婴幼儿区出售,且无相关情况说明,容易误导消费者。”执法人员说。
在执法人员进行相关检查的同时,市民代表确定了一些自己常买以及身边朋友也经常选购的进口产品作为抽检对象,所选产品多为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类的进口产品。
“奶粉是备受家长关注的一个产品,我选择了几款不同分段的奶粉进行抽检。”市民代表仲女士说。在消费者指定的进口奶粉抽检清单中,有来自爱尔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诺优能)、法国的益生元幼儿配方奶粉等。同时,市民代表也选择了几款国产奶粉进行抽检。“我收看了金华日报关于进口食品安全的市民问政全媒体直播节目,看到监管部门人员对于国产奶粉的质量很有自信,也鼓励消费者购买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国产品牌的奶粉,所以也想挑选几款国产奶粉进行抽检。”仲女士说。
另一名市民代表毛女士的孩子现在7个多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阶段,她选了部分辅食类进口产品作为检测对象。“平时,我会给孩子选购一些米粉、果泥作为辅食。”她说,自己在日常消费中多是通过网络渠道、朋友介绍来决定辅食产品的品牌,“听说我被选为消费者代表抽检进口食品,宝妈圈里的朋友把她们常买的产品都报给我,所以这次来参与抽检,我也是带着‘任务’来的。”毛女士抽检的进口食品有美国亨氏的乳清蛋白营养奶米粉,美国嘉宝的草莓苹果味星星泡芙,德国喜宝的小麦婴儿饼干,日本播州株式会社的多彩蔬菜婴儿面条,德国的爱思贝婴幼儿有机斯佩尔特小麦粉等。
随后,在执法人员带领下,市民代表还在市区爱米购跨境商品店、千物洋堂超市、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金华万达广场店对部分进口食品进行了抽检,共计30个批次。
30批次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获悉,由市民代表指定抽检的30个批次产品已出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此次送样过来进行检测的多为婴幼儿奶粉和一些辅食类产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院长尤卫民说,对于奶粉、乳粉等产品,检测人员着重对蛋白质、脂肪、铅、总砷、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于辅食类产品,着重检测了致病菌、铅、无机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指标。
本次抽检的30个批次产品,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大约对半开,从全部合格的检测结果来看,市区范围在进口食品来源渠道、品质管控方面的监管比较到位。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李康峰说,从此次检测结果看,国产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消费者应该看到国产婴幼儿食品也有质量保证。同时,这些产品在开发上是从国人体质出发,相对于进口产品来说,肯定更加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市民要对自主品牌的婴幼儿产品有信心。
学会辨别进口食品中的“李鬼”
前期,金华市市场监管、海关和检验检疫三部门联合,对市区部分售卖进口母婴食品的实体店进行过一次联合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市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监察稽查支队执法人员说,主要存在3个方面问题,一是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包装标识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二是部分食品包装外面没有任何中文标签说明书,三是部分来自日本的预包装食品涉及疫区核辐射食品。对于上述存在不规范行为的进口食品,执法人员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对涉嫌违法的行为正在作进一步调查和取证。
记者在前期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实体店进口食品价格悬殊,一些实为低价的国产食品,张冠李戴冒充进口食品,还有就是进口食品网购渠道鱼龙混杂,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劣质产品后维权困难。
在市区一家临街进口食品店,很多凉果类、坚果类食品打着“美国”“泰国”“新西兰”等旗号销售。然而仔细查看标签,却发现这些产品多数产地为中国内地。此类国产食品混充进口食品的情况,实际上是由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的策略,包装上有一些外文,但是也有详细的中文标注和生产地址,此类产品应属于国产商品,却被摆在进口食品货架上当进口食品卖。当被问及这些产品是否属于进口食品时,该店销售人员如此解释:“有的食品是在国内生产,但生产配方或者原材料是国外的,所以也应当做进口食品出售。”
据了解,国内市场上出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归为3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其中,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无法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消费者要学会辨别,莫因贪图便宜而吃亏。
“如今,市区各大型商超和一些专营进口产品的实体店都设有进口食品专区,里面陈列的产品种类繁多,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建议市民多通过这些渠道购买。”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说。
现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代购食品广告刷屏。“我从朋友那里买过加拿大蜂蜜,味道也一般,但食品包装全是英文,自己也看不懂,谁知道是真是假。”市民周女士说。同样,市民李先生认为海淘、代购的食品质量很难有保障。他说,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可能并不符合我国法规所要求的生产环境和条件,如果贸然购买食用,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说,在网络或微信朋友圈做代购进口食品的人,大部分是代理,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有保证。“同时,网上代购境外进口食品一旦产生纠纷,不仅维权流程长,而且举证、快递产品都很麻烦,维权的成本会相当高。”执法人员表示,一些含有不明成分的进口食品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流入国内,这类食品中往往含有国内不常见的成分,有些成分甚至缺乏相应的中文译名。根据相关国标规定,若某种成分属于国内未经批准使用的成分,进口商需向卫生部门申请该成分为“新资源食品”,经卫生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添加使用。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系数。
买进口食品当心这些猫腻
执法人员说,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利,会在“进口食品”上玩猫腻,值得消费者注意。
手法一:故意将“到期日”标示为“生产日期”。国内一些食品经销商会从境外进口已过期食品。这些食品原包装的底部通常喷印着日期,并且原包装上会用外文标明“到期日见底部”之类的字样。进口商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用加贴的中文标签遮盖外文的“到期日见底部”字样,并在中文标签中将原喷印的到期日标为“生产日期”。
手法二:未经检验检疫而私自进口到境内。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每一批次的进口食品都必须由经过备案登记的国内经销商向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入关手续,经检验检疫合格后颁发卫生证书,并加贴经过备案的中文标签,方可入境销售。而实际操作中,部分进口食品整批次未加贴中文标签,经销商也未能提供该批次产品的卫生证书。此外,因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质检总局可以发布公告或禁令停止从特定地区进口特定食品。而不少商家在禁令实施期间私自从境外进口违禁食品(或原材料)并出售。
手法三:未办理生产许可却擅自加工食品。对于某些裸装食品的包装(如巧克力)需申领生产许可证,但部分进口商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进口裸装食品(含有运输包装)后,在不具备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将进口食品包装或简单加工为预包装食品进行销售。在分装过程中,分装场所的温湿度、整洁状况、污染物防控情况以及消毒设备等条件均直接影响了分装后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对此,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包装、查证件、看条形码、验信息等4招进行进口食品真伪鉴别。
一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以及在我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
二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CIQ”是“中国检验检疫”的缩写,该防伪标志是从2000年开始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统一加贴的。如无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具的“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三看产品条形码。编码具有唯一性,它要求一个商品项目、一家厂商或一个国家(地区)只有一个代码,当商品项目、厂商、国家(地区)已经确定,就永不改变。而且,商品条形码中的一组数字还要组合国家(地区)、厂商和商品,这种商品项目代码就可保证商品的代码标识在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特定和唯一的。例如,前缀码为“84”的是西班牙生产,“000-019、030-039、060-139”的是美国生产,“690-695”的为中国内地生产,“94”的是新西兰生产、“45-49”的是日本生产。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应拒绝购买不具有条形码的食品。
四看经销商有无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应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只有货证相符,才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合法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