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由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七届“两会议食厅”活动在中国经济网举行。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
“从小作坊屠宰,到规模化发展,新技术在肉类生产加工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做客中国经济网“两会议食厅”,在谈到科技创新在肉类产业发展中的影响时发表如上看法。 >>>点击进入专题
乔晓玲表示,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肉类行业的发展。在屠宰技术方面,从一人一刀的小作坊屠宰,到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屠宰方式,以及通过冷却、排酸,让肉品能够延长货架期,最长的可以达到40天乃至60天。在产品质量方面,从原料的控制,生产过程的规范,到加工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肉类抽检合格可以达到97%的水平。
乔晓玲表示,2017年肉类产量达到8600多万吨,这包括了从养殖,屠宰加工环节,精深加工以及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新技术应用。这不仅提升了我国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这都是科技创新给肉类行业带来的实惠和成果。
但她也表示,我国肉类规模以上企业仍是少数,80%的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在装备水平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质量过程管理还有欠缺。
乔晓玲认为,科技进步应该跟上产业发展,目前的肉类产品距离高品质和更好营养性仍有差距,需要更多有前瞻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技术应用,围绕市场经济、循环经济,更好的将肉类产品与营养健康结合,同时加大在中小企业中的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满足消费者对更高品质肉类产品的需求。
3月8日,由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七届“两会议食厅”活动在中国经济网举行。来自食品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以及行业专家以“科技创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在营养健康升级背景下,科技创新和食品安全的发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