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丁旭,代餐革命的领军者

   2018-06-08 中国食品网10810
核心提示:时隔十年,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丁旭已经可以笑谈当年被人称作黑胖子的事了。现在的他体态匀称,完全看不出十年前重逾

时隔十年,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丁旭已经可以笑谈当年被人称作“黑胖子”的事了。

现在的他体态匀称,完全看不出十年前重逾220斤的模样。

从十年传媒人转到十年健康人,现在的丁旭走在代餐革命乃至饮食革命的前端。万莱康公司旗下出品的方便食品即食营养棒从2017年7月26日推出,截止到2018年六月已经销售出4000余万支。

一直以来,代餐食品市场虽然具有潜力,却没有龙头企业。而现在,有高楼将起。

中年转行  结缘健康产业

企业家?营养学家?网红减肥教父?

这都是丁旭,也都不是丁旭。

这是个热衷于给人贴标签的时代。尤其是成功人士,身上如果没有什么正面标签就好像输了别人一筹。然而人又是如此的复杂,很难用一两个标签完美形容。

在下属看来,丁旭是一名企业家;论资格证书,丁旭是美国注册营养专家;而在网络粉丝眼中,丁旭是个网红减肥教父。一个人可以有如此多的标签为人认知,但是本人与标签能否等同?

十二年前,年近不惑的丁旭是个成功的媒体人。在不规律的作息和过多的应酬下,体重骤升。原本匀称阳光的青年,变成了陌生人口中的“黑胖子”。

 

 

(右二为早年从事传媒行业的丁旭)

他人的言语还在其次,最大的问题是健康在远去。定期体检中,丁旭发现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朝着坏的方向飞升,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脂肪肝、哮喘…….痛定思痛,他意识到控制自己的体重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尝试过程中,亲历了国内减肥的种种歧途与困扰,继而萌发了做健康产业的想法。

“当时为了减肥,什么控制饮食、运动减肥、药物治疗,我都试过。”说起过去,丁旭不无感慨。多次尝试无果后,丁旭选择赴美学习。

“我把脂肪燃烧的公式归纳起来,怎么算都要在摄入和消耗中找平衡。该摄入的营养也一定要摄入。”物理系出身的丁旭说起化学公式也头头是道,甚至还学习了营养学和医学。

减肥成功、学成归来的丁旭开始做起了健康减肥的产业。办减肥班、帮各大企业高管控制体重,他一度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问题也很快出现了。公司生产的二十多种代餐食品,虽然有效,但既不可口也不方便,加之传统方法见效慢、持续时间长,能坚持的人非常少。不久,最初的100多人只剩下了8个人,500平米的减肥教室日渐空旷。

逾沙轶漠  苦寻产品形态

投资亏损,已是山穷水尽的丁旭认为,要继续做下去,必须再寻求更好的方法。

2014年12月25日,圣诞节。身上只剩下150万元的丁旭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一家策划公司,预付了50万元定金,寻求新健康产品的点子。

“它得是一个棒,方便携带和食用,而且还要好吃,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几番探讨后,策划公司给出这样的建议。也是在这个时候,丁旭的营养棒大门才缓缓开启。

在策划公司的设计中,营养成分全,低卡路里、高饱腹感的种种特点都证明,这正是丁旭,也是市场所需求的产品。

虽然营养棒风靡美国,但国内的代餐市场,当时还是以代餐粉等产品为主。没有参照物,没有同行,如何把PPT上的概念生产为实物,成为丁旭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做到即拆即食,健康美味。丁旭第一时间想到了烘焙工坊,事实证明,烘焙出来的成品营养棒也确实好吃,又易于包装。很快,第一批营养棒制成,出现在了超市货架上。

然而,离上架还不到一个月,就在丁旭认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合作超市却纷纷要求退货。原来,追求健康的代餐食品是不能有食品添加剂的,保质期也一直是该类产品的一个关键问题。拆开被退回的产品,丁旭发现,大多营养棒已经长起了“绿毛”。

 

 

(营养棒采用国际领先的食品冷加工生产线)

研发遇挫,丁旭考虑过直接引进国外产品,但几经深思,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首先,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其出厂价就与现在国内的终端销售价接近,而且,不同地域的人口味差别大,产品在国内市场是否讨喜也很难说。他认为,在欧美销路甚广的营养棒在国内很有可能遭遇滑铁卢。“和老外做生意,但其实他们并不太尊重你,也不愿意轻易地就把产品交给你去代理。”

本土崛起  备战餐饮革命

营养棒必须本土化,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开始扎根。

保质期是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无添加的同时保证三个月以上的保质期,这是极大的挑战。在不断的探访中,一种成本较高,并不普及的食品冷加工技术进入了丁旭的视线,它的优点在于,保质的同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素。

在食品冷加工技术的支持下,首支具有实际意义的国产营养棒终于制作成功。而且,产品不出意外地开始大销。很快,丁旭的资金就开始可以正常周转,丁旭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针对口味投入了新一轮探索。

如何将天然的原材料搭配好,迎合国内市场的需求?丁旭选了一个极笨的方法——试错。从世界各地购买了几十万元的食材,几百种成分反复尝试搭配。为了某种特定口味原材料,先后换了近二十家供应商。在不断地调试提升中,产品与市场也此呼彼应,均实现了大幅攀升。

市场叫好,他紧接着又斥资数千万,自行购买了德企博世的食品冷加工设备,不仅产量进一步扩大,生产也更自主灵活。

2017年,由北京万莱康研发、生产的营养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产品销售额达70亿。万莱康公司出品的营养棒带动了整个国内市场的发展,寻觅到商机的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开始规模制作营养棒。

即便有挑战,万莱康仍占据了国内营养棒的半壁江山,“从香港的营养棒市场看,我们的营养棒可以说已经是世界水平,而且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天然、营养、色香味俱全、安全、方便快捷,在食品领域同时具备这么多优点十分难得。我相信,随着市场进一步打开,规模效应带动成本下降,营养棒的价格也将更加便宜!”正成为我国代餐革命领军人物的丁旭表示。

 

(万莱康近期与汇源洽谈合作,照片居中为丁旭与北京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朱新礼)

“现在全球食品健康领域有几大趋势。饮品开始大洗牌,油炸食品、可乐等不健康的产品,销量在持续下降,人们生活水平在上升,就会追求不添加的产品。如果你和我一样为人父母,那你肯定能明白给孩子选吃的有多费心。”

丁旭透露,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生产健康的方便食品。首先他就要做营养棒的同类产品——零食棒。他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餐普及化、正餐零食化、方便食品健康化都是必然趋势。“再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饮食革命了。”他笑着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