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是什么鱼?这个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成了莫大的问题。发生于三文鱼身上的剧情,越来越魔幻。
人们通常理解的三文鱼,学名“大西洋鲑”。大西洋鲑的原始栖息地为大西洋北部,每年洄游到欧洲沿岸的河流里产卵,洄游时会奋力跃上瀑布,因此用“Salmon”称呼这类鱼。“Salmon”的拉丁词源是“salire”,即奋力跃起的意思。三文鱼的中文名称,来自粤语对“Salmon”一词的音译。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牵头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在术语定义中将“虹鳟”归为“三文鱼(salmon)”。而虹鳟与三文鱼之争今年5月已经爆发,《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是单方面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
从舆论反响看,这份团体标准引发嘘声一片。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势的虹鳟已经赢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争论爆发后,全国大西洋鲑市场暴跌。为了自保,进口三文鱼未来的称谓或将改变。圈子里流行一个新说法,“未来大家都卖三文鱼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会说三文鱼了。我们会说我们卖的都是海产的大西洋鲑。”
有网友评论:“点餐,来份海产大西洋鲑刺身,不要三文鱼”。现在这还是段子,但就怕过不了多久,段子成了现实。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协会牵头发布的团体标准固然没有强制力,只能被“自愿采用”,但势必给市场造成更大的混乱,给消费者带来持久的困扰。
事实上,根据记者查证,《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所谓“参考欧洲国家提法”并不属实,其引用的文件不支持虹鳟归入三文鱼。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明文规定,虹鳟在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为鲑鱼(Salmon)。
“虹鳟也是三文鱼”的说法已被各方驳斥得体无完肤,但利益相关方仍然死不松口,只能解释为“你叫不醒装睡的人”。希望职能部门尽快出面回应,平息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