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甘肃瓜州县:搬迁转移扶贫 挪窝迎来新生活

   2018-09-18 甘肃经济日报6120
核心提示: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安置两西、疏勒河、九甸峡库区等项目移民8.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5%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安置“两西”、疏勒河、九甸峡库区等项目移民8.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5%,占农村人口的79.7%,是酒泉市乃至全省的移民大县,也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2013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46户、32806人,贫困发生率为32.43%。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实现减贫7989户、32412人,剩余贫困人口262户、100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18元,贫困县脱贫摘帽7项指标全部达标。
 
  补齐短板:致富路通到了家门口
 
  近年来,瓜州县按照先温饱、后脱贫、再致富“三步走”的思路,围绕移民群众迁入初期“居住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十大难问题,以“教给移民干、干给移民看、带着移民干”的魄力和决心,用心、用力、用情,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刚来的时候路都是土路,走起来浑身都是土,路上的骆驼刺也很多,出行很不方便。”瓜州县腰站子镇唐墩村一组村民郭学鹏回忆。
 
  2010年,全村612人齐上阵,拉沙、垫路基,筹资筹劳修了6.8公里的通乡油路,实现了油路“村村通”。8年过去了,当年修好的路面已破损严重,今年6月,村里再次翻修,一条黑色油面路连接起了家家户户。
 
  路铺好了,生活方便了,外来的客商来收枸杞也方便了。郭学鹏种的120亩枸杞也不愁销路了。作为重要的惠民工程,腰站子镇近年来将村组道黑色路面铺筑列入办实事项目之一。
 
  据腰站子镇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已建成黑色路面69公里,实现了全镇村组黑色路面全覆盖,解决了全镇6个村8268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题,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道路硬化后,现在选择在家门口创业的人明显增多,村民们搞起了运输业,也搞起了养殖业。瓜州县始终把破解渠、路、林、田等“短板”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来抓。近年来,整合各类行业部门项目资金3.2亿元,争取专项扶贫资金1.9亿元,修路砌渠,改良土地。贫困村村组道路通畅率、饮水安全农户比例、动力电覆盖率、危房改造完成率、宽带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脱贫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现在村组道路实现了黑色全覆盖,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渠道进行了衬砌,闸门一提水就流到了地里,盐碱地变成了良田,我们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郭学鹏说。
 
  特色产业:抓住扶贫攻坚的根
 
  在西湖镇城北村小杂粮示范基地,今年首次引进试种的隆藜4号,隆谷12号、10号、6号,甜豌豆,黄豆,黑小麦,荞麦等8个品种的小杂粮即将成熟,种植基地旁边新建成的小杂粮加工厂里城北村一组村民李兴兵正在加工车间里忙碌。
 
  “有5亩地租给汇权合作社,每亩分红700元,每亩年底保底收入是2000元,我还在家门口的这个合作社打工,一月发3000块钱工资,收入比起以前来高多了。”李兴兵说。
 
  面对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种植效益低、脱贫致富难的现状,今年年初,西湖镇立足城郊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积极对接产业扶贫政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瓜州县汇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姻,把“小杂粮”做成脱贫攻坚的“大产业”。
 
  汇全小杂粮示范基地建成,可年生产加工销售小杂粮2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小杂粮种植1万亩,复种蔬菜8000亩,可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上。
 
  “目前我们合作社种植小杂粮面积达到了4000余亩,带动周边300余农户发展现代化产业。当时我们跟农户签订的合同是每亩分红700元,保底收入是2000元,藜麦是按每公斤25元的价格收购,每亩能达到7500元左右。”瓜州县汇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艳玲说。
 
  过去不起眼的小杂粮,现在正成为西湖镇群众脱贫攻坚的“加速器”。
 
  “针对移民乡村土地盐碱沙化严重的实际情况,2006年以来,瓜州县按照一次性导入新兴高效产业的思路,引进适应性强、耐盐碱、效益高的枸杞进行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全县枸杞产业面积累计达20万亩,枸杞种植农户达到了24227户,2018年枸杞干果产量预计达5万吨。
 
  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有力破解了移民乡贫瘠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的难题。”瓜州县林果中心副主任宗旭祥说。
 
  盐碱荒滩成为聚宝盆
 
  “今年我们合作社投资150万元,在戈壁荒滩上新建了4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农户通过政府补助资金入股到我们合作社,我们合作社和企业统一建设,统一种植,统一经营,这样解决了农户缺劳动力,缺技术,缺资金的难题。”瓜州县广至旺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理事长陈孝孝说。
 
  今年,广至藏族乡将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组织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利用政府补助资金入股合作社,由旺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企业负责建设、管理、经营,产权归农户所有。按照“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模式进行收益分配,入股农户在棚均年保底分红1000元—1500元的基础上还可获取二次分红,破解了无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农户发展日光温室的难题。
 
  为转变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发展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窄的现状,2017年,腰站子东乡族镇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在辉铜村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修建2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填补了全乡日光温室产业的空白。祁发佩积极响应镇上号召带头修建了2座高标准日光温室,种植工艺葫芦。
 
  “我家里有3口人,儿子在兰州打工,我自己种二十亩甘草,两座棚,每座棚自己投了2万元,乡上补贴了6万元。种了一棚西葫芦,因为技术管理没有跟上,只收了7000块钱,现在我把那座西葫芦棚承包了出去,一年有7000块钱的收入。还有一棚种的是工艺品葫芦,最大的一个可以卖到120元,一棚种好可以收入1.5万元。”祁发佩说。
 
  阳光下的生财之道
 
  戈壁上的炙热阳光,曾给了新堡村村民芦满才一个“下马威”。2008年初来乍到时,他看着日头就眩晕。
 
  而如今,芦满才却时时盼着艳阳高照。因为自家的屋顶上架着光伏发电板。
 
  广至乡全年日照时数在32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8.8℃,年平均日照百分率73%,总辐射量在635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一类区。
 
  2017年,广至乡开始在光能资源上做文章,收到了一定的效益。村民的房屋都是平顶砖混结构,非常适宜架设光伏发电板。广至乡让企业投资,在村民屋顶上架上了光伏电站,村民以“以屋顶折资入股”的方式借“光”生财。
 
  “这个光伏发电项目,不出力不出工,只要太阳照上钱就有了。”芦满才说。
 
  芦满才2008年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移民搬迁至瓜州县广至乡新堡村。刚搬来时,耕地板结僵化没办法耕种,全家5口人只能靠芦满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经过政府扶持改良土地,芦满才开始种植棉花,收入也不乐观。2016年,在政府的帮扶下,芦满才修建了1座日光温室,种起了蔬菜,还在自家屋顶架设了光伏电板,年收入稳定增加,现在他已把瓜州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以来,瓜州县把光伏扶贫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建成风光互补型大型光伏地面电站3个,小型地面光伏电站4个,在200户贫困户屋顶安装架设3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在34个移民村各新建35-5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1200户贫困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贫困村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以上。
 
  “以前村民屋顶除堆放秸秆、杂物以外,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开发利用,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后,将农户屋顶作为资源变为资产,入股企业架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让农民变为股东,按照股权分配进行分红,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既杜绝了在屋顶上堆放杂物,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空间,美化、亮化了屋顶,不仅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使闲置的屋顶有了收益。”新堡村负责人说。
 
  通过引进有资质的光伏合作企业,发展光伏产业项目,户均可装机6-7千瓦光伏电板,并网发电后每户光伏电板年产生利润预计在5000元左右,按投资比例折股量化,预计农户每年可收益在2500元,只要有阳光照射,农户就有源源不断的“阳光收入”,这是受益期长达20年的“阳光存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