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电视电话会议在南宁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今年,全区将实施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依法严惩制假售假、非法添加、商标侵权以及走私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依法落实巨额惩罚制度。
据介绍,2018年全区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均较上年减少,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持续稳定向好。
不过,当前我区食品安全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是源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种植养殖环节存在滥用农药、兽药和饲喂不合格饲料等现象;二是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食品生产经营者多、小、散、低问题突出,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安全风险隐患多,监管难度大;三是一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生产经营过程非法添加行为屡禁不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问题屡打不绝,虚假宣传、过期食品翻新再售,餐饮加工操作不规范、卫生不达标。一些小散业态违法犯罪主观恶意、隐蔽性强,往往前整后乱、重复反弹;四是监管能力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明确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的重点,突出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机场、车站、重大活动定点接待宾馆等重点区域和关键点位及重大节假日期间风险隐患,聚焦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虚假宣传、农资打假等突出问题,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防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同时,实施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此外,今年将继续深入推进“利剑”行动,依法严惩制假售假、非法添加、商标侵权以及走私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铲除“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依法落实巨额惩罚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度,依法落实违法行为“处罚到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