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储粮集团公司的报道
肩负着管好“大国粮仓”的使命,中储粮集团公司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储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公众敞开大门,努力打造阳光央企。7月初,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中储粮直属库,看一看中国人的饭碗是如何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
确保储备粮数量真质量好
正值盛夏,位于河北保定市北部的中储粮涿州直属库一派繁忙,一辆辆装满新麦的大型运粮车正在排队售粮,有的在扦样化验,有的在过磅,有的在卸粮,高效有序。
进入涿州直属库11号粮仓,一股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仓内温度只有25℃左右,清凉干燥,与室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保管员陈于平说,该粮仓储存的是2016年产小麦,通过采用智能通风、内环流控温、保温隔热、电子测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既杀虫又降温,储存两年的小麦品质和新麦相差无几。他现在一个人管理8个仓库,除了定期到库里检查粮情、打扫卫生外,每天都会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检查每一个粮仓的粮情。
中储粮直属库遍布大江南北,有海拔最高的拉萨直属库,有最西边的喀什直属库,最北的嫩江直属库,最东的舟山直属库,最南端的三亚直属库,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局直属粮库和分库980多个。在实现主要产销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各大粮食主产省份和重要交通线沿线,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分布相对集中,构筑起一个庞大的粮食调控网络体系,更好地满足主产区农民卖粮需要,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
以前,每一个粮库就是一个独立的储粮单位,信息记录靠报表,要对分布如此广的粮库实施高效系统管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近年来,中储粮推进信息化与储备业务的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化粮库建设,每个直属库安装有100多个摄像头、数千个粮情传感器,并与广域或者专线网相连,全系统近千个库点汇集起来,形成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成为实现远程监控的“千里眼”。中储粮集团公司、分公司以及直属库管理人员通过在线监测平台,可以实时查看直属库的库区环境、仓内粮情、出入库作业以及粮食购销交易情况,真正实现粮食安全“看得见、管得住”。“以前把一个直属库所有的粮仓检查一遍,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使用智能远程在线监测系统,20分钟就能检查完。”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波说。
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是中储粮的重要职责和生命线。目前,中储粮现代化仓容接近1亿吨,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成为粮库的主力仓型。中央储备粮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8%,基本形成北方地区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地区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储粮技术路线,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智能氮气储粮、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绿色、低碳、循环储粮新技术,实现粮食储存保质、减损、降耗、增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粮源。中央储备粮品质宜存率从中储粮成立前的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放心,中储粮全面推进由质量检验向质量管理变革,全面有效管控轮换购销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建立粮食数量质量全过程档案和终身负责制,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建立中央储备粮均衡轮换新机制,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实现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
加强垂直管理保障粮食安全
储为国计,备为民生,粮安天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需要有足够的粮食产量,还需要有合理的粮食储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建立数量充足、质量良好、调度有序、覆盖全国的粮食储备体系,成为世界上拥有储备粮数量最多、调控能力突出、粮食保管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储粮集团公司通过储备调运服务储备吞吐调节,为稳定国内粮价、抑制通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储粮备荒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粮食供应短缺的艰苦形势下,我国就开始探索建立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在粮食产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探索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1990年建设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第一次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稳定市场的储备调控能力。2000年,国家决定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集团公司前身),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政企分开、自主经营。“通过垂直管理体制和三级架构协调运转机制,中储粮集团公司将国家调控指令和各项管理要求直接贯彻落实到业务最基层,彻底改变了垂直体系建立前粮食分级管理下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中央储备粮管理进入体制顺、运行稳的新轨道。”中储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高峰说。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因国家粮食安全事业而生,由此而发展,在粮食储备体制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许高峰说。成立19年来,中储粮深度融入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农产品储备企业集团,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油脂油料和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目前中储粮有23个分公司、7家子公司。更重要的是,中储粮建立了一支4万多人的心系国家大局、忠诚服务调控的队伍,在近些年政策性收储调运任务成倍增加与粮食收储、去库存、轮换出库等任务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完成了一次次收储、调运任务。
19年来,中储粮经历了多次市场考验和突发事件的挑战,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储粮第一时间紧急安排中央储备粮油抢运灾区,累计向灾区紧急投放救灾粮油64万吨,保证了灾区群众口粮供应,彰显了中储粮垂直体系协调联动、高效执行的运作优势。2007年上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世界粮食危机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粮价上涨的压力向国内传导。中储粮迅速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粮,在全球粮价大幅震荡的形势下,确保了国内粮食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我国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的“安全岛”。
落实调控政策做市场稳定器
在改革中诞生的中储粮,承担的任务从单一储备管理到常态化执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任务。自2005年开始,陆续承担起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玉米、大豆、油菜籽以及新疆小麦的临时收储任务,政策性收购范围覆盖南北各品种主产区。政策性收购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助力我国粮食连年丰产丰收,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里面主要装着中国粮。
一组亮眼的数据为中储粮政策性收购业绩做了“注脚”。15年来,中储粮累计收购政策性粮油总量超过9.3亿吨。2014年至2016年每年收购量超1亿吨,达到粮油收购量的峰值,最多时年收购量约占到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4%,对粮食产量增长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作为一端联系着亿万售粮农民、一端连接着亿万百姓餐桌的央企,中储粮承担着“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职能,当粮食丰收、价格下跌时,以托市价收购粮食,防止“谷贱伤农”;当粮食歉收、价格上涨时,以低价出售粮食,防止“米贵伤民”。
今年夏粮小麦上市以来,中储粮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小麦主产区积极开展中央储备粮小麦轮换收购,并且陆续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保障种粮农民收益。“中储粮通过发挥轮换收购对市场化收购的引领作用和最低收购价收购托底作用,全力执行好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任务,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支持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储粮办公厅副主任申雷海说。
2014年以来,国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取消大豆、油菜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中储粮集团公司全力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储备粮轮换市场化收购参与大豆、油菜籽、玉米收购,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是缓解主产区收储仓容压力、平衡产销储备布局的重要手段。中储粮除了执行国家下达的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任务,还积极开展内部产销协作,通过垂直体系协同发力,在产区与销区之间架起“桥梁”,有力保障了产区新粮收购和销区市场供给。中储粮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国家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及省内跨县集并7500万吨,特别是2013年完成1369万吨移库集并任务,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调运的历史纪录。(记者 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