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朔州市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朔政发〔2009〕97号)

   2011-06-22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9520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我市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把食品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和山西省出台的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规划要求,充分抓住并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竞争格局变化的机遇,切实抓好我市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年——2011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初期的发展,我市食品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产业整体实力逐步增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产业门类涉及乳业、小杂粮、食用油、淀粉、酒、饮料、肉类加工七大类,形成了以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山西鑫邦燕麦食品有限公司、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北粮油加工有限公司、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山西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体系。高新技术得到较好应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形式的形成,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6户,资产总额达1712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37990万元,利税1354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

 

  目前我市食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布局分散,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技术装备和包装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现有龙头企业的稳定带动作用及抗风险能力还不十分突出。

 

  2食品产业产品开发层次单一,对传统食品和特色食品研究得不够,开发得不够。深开发、精包装、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而且市场占有率低,产品体系与市场覆盖能力没有形成。

 

  3“原料基地—食品企业—食品市场”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一方面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工业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食品企业对农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投入和保护力度不够。

 

  4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一些小型企业设备陈旧,生产环境差,管理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全程质量自动控制体系,缺乏食品安全保障的必备条件。部分食品企业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不严格,检测制度不健全,问题商品召回处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欠到位,致使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商品的认知认同程度打了折扣,影响了商品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高。

 

  由于食品消费刚性特点显著,与能源原材料相关性较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同时由于我市发展食品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加之全省大力发展食品产业的有利政策和环境,为我市加快发展食品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全力做精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使之平稳运行、健康发展、迅速壮大、尽快做强,成为我市继煤、电两大产业之后的一大新型绿色支柱产业。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工业反哺和带动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相关产业集聚,逐步实现食品产业园区式、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培育壮大现代食品,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名牌产品,推进食品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我市食品工业振兴目标。

 

  (二)发展目标

 

  1到201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比2008年增长1倍。

 

  2依托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工作,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搭建推动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

 

  3食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食品行业产品全部获得QS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认证率达到20%,骨干企业全部取得国家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

 

  三、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乳制品加工业

 

  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乳品生产基地,年产鲜奶40多万吨,发展乳品加工业有非常强的比较优势。“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国家在两年之内要逐步淘汰生产规模较小的乳品加工企业。我市现已形成以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和支撑的良好产业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抓住和利用乳品作为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且有较好的市场刚性需求的特点。突出“绿色、自然、营养、健康”特色,重点发展鲜奶、纯牛奶、酸奶、含乳饮料等液体奶和配方奶粉、功能性奶粉,形成以古城、春城、伊利、蒙牛、雅士利为主的市内自主品牌和引进品牌共同发展的乳业格局。   表格下载.doc

  (二)做精做特小杂粮加工业


  我市山区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优良,盛产高寒山区作物,原产小杂粮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品种优势和区位优势,尤其是山阴、平鲁、右玉已发展了多年的小杂粮加工业,形成了以山西鑫邦燕麦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六味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山西玉龙土特产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小杂粮加工产业基础。下一步要按照“初加工做精、精加工做特”的原则,大力开发苦荞、燕麦等地域特色资源食品,加快小杂粮基础产品的功效研究,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产、学、研、种、养、加一体化建设,重点开发功能保健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围绕特色抓重点,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打好绿色牌,在绿字上下功夫,提升小杂粮深加工水平,逐步推进利用小杂粮生物营养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表格下载.doc

  (三)培育壮大特色食用油加工业


  由于国际粮商对中国的大豆油控价,食用油价格波动较大,但作为小油种的胡麻特色油种生命力非常强,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市是晋北胡麻主产地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对优质胡麻油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积极开发新的特色胡麻油产品。依托朔州晋北粮油加工有限公司和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等特色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引领朔州特色胡麻油的发展。   表格下载.doc

  (四)加快发展肉类加工业


  发展牛羊肉畜产品加工产业对我市而言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我市羊存栏已达40万只,且肉用牛、猪、鸡的养殖已具相当规模,为发展肉制品加工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料。以右玉羊肉加工为主的肉制品这几年已占领了北京等地市巨大的市场空间。下一步肉类加工业要走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养殖业和零售业两头延伸,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养殖、屠宰、精深加工、批发、零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全市肉类产销组织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努力提高加工企业畜禽基地优良品种覆盖率,确保优质加工原料的充裕供应。积极研究采用新技术,提高肉类加工产品质量,延长货架期。   表格下载.doc

  (五)全面推进薯类制品加工业


  在山西马铃薯淀粉生产一直首推朔州。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领的马铃薯加工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年可处理马铃薯20万吨,产品有淀粉、薯条、薯片,尤其是在马铃薯淀粉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规划期内我们要以其为依托进一步发展马铃薯淀粉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适用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薯品种和专用薯种植基地,保证马铃薯深加工的原料供应。同时要加大马铃薯深加工技术及成套装备引进与推广力度,全面推进薯类制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表格下载.doc


  (六)加快发展酒和饮料等食品加工业


  重点依托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汇源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朔州中粮糖业有限公司等业内龙头企业,巩固白酒生产、扩大啤酒生产规模,发展果酒、黄芪系列保健酒生产,提高中、高档酒的比例,充分注重发掘传统白酒品牌的潜力,在创造自主品牌上下功夫。努力扩大糖类食品生产规模,带动甜菜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从而进一步带动其它饮料、糖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表格下载.doc

  四、实施措施


  (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


  对具有食品科研实力的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具有优势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食品科技成果孵化器,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鼓励具有经济、人才、技术实力的食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鼓励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技术的最大潜能与整体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朔州特点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模式。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体系


  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在全市食品行业积极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控制ISO9001、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标准与产品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标志(ISO1400)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整合现有的检测资源,实现检测信息共享,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析与预测能力;建立企业自检、部门监督抽检的检测体系,依法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三)积极推进食品工业园区建设


  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山阴古城乳业工业园区、应县新型食品工业园区、右玉梁威特色食品工业园区。政府重点在园区建设科技开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搭建一个为园区企业全方位服务的公共平台,同时支持园区内企业与相关科教机构进行广泛、深入、稳定的合作和健康发展。


  (四)抓好原料基地建设


  按照食品产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绿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的要求,引导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种植,形成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建设一批优质绿色农产品、食品原料基地和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保证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采取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保证龙头食品企业高质量农产品的原料供应和农户增产增收,推动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和谐发展。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加强对古城、梨花春等知名品牌的挖掘和保护,充分发挥现有名牌资源,支持企业依靠名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好名牌资源的辐射作用。扶持打造小杂粮、胡麻油等特色食品的名优品牌,提升企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管理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培育和建设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调整和升级。


  (六)上下联动抓好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实施方案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县区要按照本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对本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了解和反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