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8日,全国猪肉批发平均价继续下降,这是本周以来的连续两天下降。8月31日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17条政策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截至目前,已经有24个省份相继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的有关措施。在财政、金融、用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绿色通道,生猪生产的补奖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组合拳”是否落地落实?效果如何?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猪种猪繁育公司生产主管亓增敏表示:“我们种猪厂原来就只有这一个,因为规模扩大,又新建了一个猪场。现在为了应对非洲猪瘟又增加两个小厂,把种公猪、种母猪分到两个小厂里面……”让他有勇气做出扩建决定的除了自身做足了预防非洲猪瘟的准备外,还有政策的保驾护航。
今年9月,山东省发布了涵盖种猪场直补、生猪养殖、屠宰企业贴息和冻猪肉储备等方面十条政策,稳定生猪生产。10月26日,山东再次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畜牧局畜牧与畜禽废弃物利用处副处长姚永瑞介绍:“对一些大型养殖场、种猪场和屠宰企业有一些担保,还有贷款贴息,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
广东更是拿出大手笔。在广东省出台的“猪十条”措施中,省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以支持标准化生猪屠宰厂建设、种猪场、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一心介绍,目前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并落实到地市级。罗一心表示:“我们省安排了两个亿的资金,主要支持各地对规模养殖场的升级改造,还有资源化利用,其中有8000万是用于支持小型屠宰场点的清理整治,还有2000万是支持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这些资金都已经下达到市一级财政。”
“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在浙江也有体现。浙江省对新建(扩建)的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按照每出栏万头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奖励,对规模猪场引进种猪每头补贴500元,安排9亿元统筹用于生猪的生产和防疫,这让浙江省嵊州市越冬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相冬也有了扩建的信心。张相冬说:“现在省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养猪业的政策,我们也想扩大规模,增加出栏量,保证市场供应。”
为促进生猪产能提高、稳定猪价,8月底以来,国务院多部门出台了17条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政策的组合拳含金量之高,近年来少有。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更符合当地情况、更具体的措施。
四川、云南、江苏、湖南等省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河北、天津等省市均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额从500元增加至800元,扩大育肥猪保险规模,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
多地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是京津冀地区的猪肉供应大县,该县猪肉运输司机曹保成说,开通“绿色通道”后,省了一大笔运输成本。曹保成表示:“像我们以前跑北京,过去需要五六百元的高速费,现在免费了,我们就不需要掏那些高速费了。一个月下来跑十五六趟,一个月就能省八千多元的高速费。”
在有的地方,机构主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抑猪价上涨。猪价上涨之后,江苏大学启用“价格平抑基金”,保证食堂中最受欢迎的红烧肉平价供应。江苏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沈良钧介绍:“具体到红烧肉,每斤学校要补贴12-15块,目前我们每个月要补贴动用‘价格平抑基金'40多万元。这个就是要充分保证食堂的战略价格和猪肉这些饮食物质、冻制品上涨之前,保持这个价不变。”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24个省份相继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的有关措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随着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地落实,生猪产能会逐步恢复。杨振海介绍:“目前各项政策措施都正在抓紧落实,不少针对生产的政策已经落实到场到户。我部也在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政策落实,目前已经设立了生猪生产调度办公室,每月对各省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进行调度,并对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月度跟踪调查。下一步全力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落实,督促没有出台政策的省份抓紧出台,已经出台的省份要把政策抓紧落实到位。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生猪生产的恢复会比我们期待的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