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津武清区高村镇北国之春农业示范园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有序进入种植大棚护理秧苗。“为保证疫情期间蔬菜供应,我们临时调整了种植计划,翻整105个大棚,抢种叶类菜。眼前这批预计3月下旬就能上市了。”北国之春农业示范园负责人张兵介绍说。
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北国之春农业示范园在2000亩土地上建有二代节能温室496栋,分为瓜菜区、林果区、花卉区,年产值达1400余万元,是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果蔬重要来源地和休闲观光胜地。
作为京津两地“菜篮子”,目前武清区高村镇北国之春农业示范园的396个蔬菜大棚陆续恢复生产种植。其中,105个大棚用来抢茬种植叶类速生蔬菜,日产量可达1.5万斤;30个大棚里已经培育了西兰花、洋白菜、西红柿等秧苗550万株,直接种植秧苗可以缩短蔬菜生产周期,加快蔬菜成熟上市。截至2月20日,已向京津两地输送各类蔬菜450吨,为园区及周边农户供应秧苗300余万株。
“为企业服务、解决难题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义不容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最近我们还联系相关单位,为园区春耕备足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高村镇镇长付海勇介绍说。
疫情发生以来,天津武清区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大区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超前动作,精心组织,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蔬菜生产、畜禽养殖、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有效扩大“菜篮子”农产品供应保障,发挥“京津鲜菜园”作用。
为了不误农时,天津武清区多措并举,积极指导各镇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备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据了解,今年武清春播任务共计53.4万亩,其中春玉米播种面积24.9万亩、春麦1万亩、蔬菜10.86万亩、棉花0.47万亩、鲜食玉米2.9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3.27万亩。
针对春播任务重、时间紧这一形势,天津武清区全面落实农资信息调度机制,推动农资生产企业、经销网点储备化肥2万吨、农药1300吨、农膜70吨、各类籽种405吨,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武清对全区39.3万亩冬小麦及时查苗情、查墒情、查虫情,开展专技下乡服务,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有效春管,适时追肥,适时浇返青水,使冬小麦过冬后达到苗壮无害,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春耕农机服务需求,天津武清区成立农机技术服务人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农机检测人员为主体的应急服务队,及时帮助农户、农机服务组织和机手解决春耕生产中的问题。武清区还开辟线上渠道,通过电话、线上微信等方式指导咨询,扎实做好深松整地、机械化植保、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推广,提升春耕备耕农机化科技水平。农机检测人员通过线上平台,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运行状态良好。
对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大村镇,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正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早对接,开展订单式作业、托管服务及机耕、机播“一条龙”服务,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高效完成春耕任务。
“为充分利用全区53.4万亩春播地块,武清区有针对性地指导播种早春玉米、春小麦等农作物,所有地块应种尽种,不使一亩地撂荒,确保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宫汝洲介绍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自然 商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