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国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5%,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4月20日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以下简称《报告》)中,一系列由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测研判的权威数据,勾勒出我国未来10年粮食生产将稳中有增、提质调优、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的总趋势。
民以食为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农业内外部风险挑战,正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大会上所言:“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生产供给影响不大
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在大会上指出:“疫情让我们意识到,要加强粮食和农业生产体系的韧性,来应对突然的、始料未及的冲击。”
对此,《报告》对2019-2020年的我国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和预测: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大米、小麦进口量仅占全年消费量的1.5%和2.7%,自给率95%以上。2020年,我国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预计稳定在8亿亩左右,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优质稻谷和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增加,此外,玉米总产量也将增长至2.6亿吨以上。以上都为保障我国粮食供给稳定充足打下坚实基础。
“在粮食生产稳、库存足、供给有保障的同时,生猪产能也在逐步恢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2019年10月以来,生猪生产持续保持恢复向好的势头。截至今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连续第6个月增加,比去年9月份增幅超过10%,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生猪产能将恢复到基本接近常年的水平,对未来一个时期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形成有力支撑。
“菜篮子”问题同样不必担心。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指出,疫情较重期间,虽然部分“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受阻,部分地区农产品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现象。但近期,随着交通运输逐渐顺畅、企业复产复工比例加大,农产品市场价格已基本恢复正常。“因此,综合来看,国际疫情下,当前国际出口受限对我国农产品供给影响不大”。
未来我国口粮安全有保障
稻谷、小麦、玉米是中国三大谷物,《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国谷物生产平稳向好,消费持续逐步提升,口粮供给充足。得益于科技进步、单产提高,稻谷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优质稻谷播种面积将增加,小麦产量将达到13500万吨,玉米产量将达到3.38亿吨。
“口粮绝对安全是有保障的。”许世卫分析,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农业发展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农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农业生产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连续5年在6.5亿吨以上,2019年达6.6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粮食生产持续向好向优;从国际贸易看,我国粮食进口量占国内市场比重是很小的,主粮保持绝对自给,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此外,《报告》显示,我国小麦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许世卫也表示,从粮食库存看,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系统,粮仓充足,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当然,我们也应继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单产,并进一步调动粮农种地积极性,稳面积。同时健全现代化的农业全环节供应链,更加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许世卫说。
“菜篮子”“果篮子”等将提质增效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肉蛋奶、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在老百姓餐桌上的比重日益加大。对此,《报告》指出,未来10年,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上述农产品的品质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提质增效。
《报告》显示,我国蔬菜生产量占世界50%以上,2019年达到71889万吨,消费量仅为53245万吨,完全可以自给。未来10年,得益于技术进步产量还将提升,但生产目标将发生转变。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我国蔬菜生产将在安全性、生态型、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等方面进一步增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将在全国试行,并将大力推动蔬菜生产绿色发展,名特优新蔬菜的需求会明显增加。同理,作为水果大国,未来十年,我国水果生产也将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得到提升。
自2014年起,我国已连续6年举办农业展望大会,发布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对此,屈冬玉评价,第七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的召开,在对外释放市场信息和进行国际磋商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大,“它所发布的信息将减轻疫情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提升中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