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多国“各自为阵”囤粮,专家:G7更具风向标作用

   2020-04-23 第一财经5970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本国优先”的苗头在全球粮食供给领域悄然抬头。
 
  譬如,近日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宣布,今年7月1日前暂停小麦出口。俄罗斯农业部副部长鲁特(Oksana Lut)对此表示,今年二季度的小麦出口配额将在5月中旬提早耗尽,因此,一旦出口配额用完,将暂停谷物出口,直至7月1日,也就是第三季度新的配额开始之际(再出口)。
 
  俄罗斯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一方面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隔离政策对农业耕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俄罗斯是近来因疫情暂停或限制相关农产品出口的国家之一。
 
  在21日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临时电视电话会议上,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供应链稳定等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议题。
 
  21日会后发布的公报显示,G20承诺密切合作,并采取具体行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努力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持续流通。G20农业部长一致同意,将防止对粮食和农产品出口采取任何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指出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的价格过度波动,并威胁世界相当一部分人口,特别是原本就面临着粮食短缺的群体的粮食安全。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朱杰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对公报的结果还是有点遗憾。在他看来,G20目前还是未能缓解各国在粮食供给领域“各自为阵”这一问题上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
 
  朱杰进认为,G20后续在粮食安全、卫生医疗领域方面的合作可能更需要关注七国集团(G7)的动向,“G7此时更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暂停或限制出口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之后,为了维持国内市场的供应,俄罗斯和几个通过黑海出口小麦的邻国在4月初就限制了谷物出口,引入了针对小麦、大麦、黑麦和玉米的出口配额机制,规模为700万吨,几乎等同于去年同期水平。
 
  鲁特表示,目前俄罗斯方面暂无增加第二季度出口配额的计划,俄农业部会在新的2020/21农业年度(农业年度从每年7月1日算起)继续执行出口配额机制。
 
  土耳其、埃及和孟加拉国是俄罗斯小麦的主要买家。就在俄罗斯宣布暂停小麦出口的前几天,埃及当时向俄罗斯新增订购了18万吨小麦,以增加疫情期间的战略储备。这批小麦定于5月中旬至6月初分三批装运。如果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配额在5月中旬耗尽且暂停出口,可能会影响埃及最近几次的订购。
 
  对此,鲁特表示,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的粮食出口不受配额制限制,因此,埃及等土耳其小麦的主要买家可在俄暂停出口期间,向中亚市场继续采购。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4月19日,全球范围内至少有14个国家实施农产品与食品出口限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越南、柬埔寨等国。限制或暂停出口的农产品与食品包括小麦、大米、洋葱、荞麦等。
 
  鉴于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占据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地位,这些国家的一举一动牵动着那些依赖粮食与农产品进口国家的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农产品市场供给的紧张态势。以粮食进口国日本为例,该国国内消费的小麦88%依靠进口,玉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92%的大豆也依赖进口。“目前日本上述粮食储备足够,未出现进口问题。”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最新声明称。
 
  但加大出口限制,对诸如非洲、中东等经济贫困或存在粮食短缺情况的区域无疑将带来严重打击。对于各国囤积粮食供给的行为,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此前已经表达了担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贸易组织(WTO)早在3月31日就发布联合声明,担心“食品供应不稳定与国际市场粮食短缺可能引发一波出口限制”。
 
  急待实质措施落地
 
  针对此次G20农业部长临时电视电话会议会后的公报结果,朱杰进表示,早在2011年法国举办的G20峰会上,粮食安全议题就已进入议程,当时提倡要建立粮食作为大宗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供求信息数据库等措施,“但那么多年过去了,G20在这方面的建设上却鲜有成效。”
 
  在朱杰进看来,不可否认,目前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冲击着每个领域、每个方面,“对于各国如何避免过度的限制措施,G20在此次峰会上仅仅一笔带过。这就好比我们只是看到了目标,却没有看到手段。”
 
  之所以如此,朱杰进认为,说明国际社会对如何确保疫情当下各国在粮食供给等方面的合作还是存在分歧,“一些国家之间的不信任还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疫情当前也有在粮食领域成功合作的案例,比如东盟与中日韩的10+3合作机制。据新华社报道,在14日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强调,要发挥好10+3大米紧急储备等机制的作用,加强各国协作,保障本地区粮食供给和市场安全,防止出现粮食危机。
 
  这一机制建立于2012年。当时,在东盟10+3大米紧急储备协议(APTERR)框架下,13个成员国共筹集78.7万吨大米储备,帮助东盟及中日韩提高大米市场应对自然灾害及减产的能力, 稳定大米价格。按照协议,泰国将提供1.5万吨大米储备、越南和缅甸各1.4万吨、印尼和菲律宾各1.2万吨、马来西亚6000吨、新加坡5000吨、文莱老挝和柬埔寨各3000吨。中、日、韩三国分别提供30万吨、25万吨和15万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