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种的白菜不论斤卖,而是按“棵”,也不用担心滞销,因为有企业按照订单收购,每棵1元钱。这不仅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也让村子走上了“致富路”。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龙洋村。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密云山区的龙洋村。村里300余亩的蔬菜大棚里,一棵棵绿油油的“迷你”白菜长势旺盛,已近成熟。村民们正在做采收前的准备,以确保蔬菜质量能达到合作企业的订单要求。
“今年,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我们为龙洋村引进了‘迷你’白菜品种,并采用‘合作社+技术推广部门+销售企业’的运营模式,从产前育苗、生产过程和产后销售3个环节开展技术帮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徐进说,预计全年亩收入可达9000元,较原有生产模式亩增收20%以上。
作为密云区较早的泥石流搬迁村,上世纪70年代末,龙洋村村民从山上搬到了山下。搬迁后村民居住环境虽然有了改善,但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因为村子耕地稀缺,全村200多口人在仅有的300多亩地上种植着玉米等传统作物,只能养家糊口,难以指望“土里生财”。
转机出现在2008年。当年,为了帮助村子摆脱集体经济落后的困境,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龙洋村新建了297个塑料大棚,将300亩耕地全部发展设施蔬菜。一年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作为定点技术帮扶单位,开始了长达11年之久的“一对一”技术帮扶。
“推广站一开始帮我们种植西红柿,村民们骑着自行车驮着一筐筐的西红柿到密云、承德县城去卖。”龙洋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声回忆说,当时虽然有波折,但是让村民们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通过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村民们逐渐掌握了大棚蔬菜的生产技术,从品种选育、水肥管理到采收,村民们逐渐摸索出了经验,村庄的产业有了基础,形成了规模。
多年的技术帮扶让龙洋村逐步形成了以辣椒为主,番茄、黄瓜、草莓等多种作物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8年的8320元增长到2019年的21280元。
龙洋村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技术帮扶的一个缩影。目前,该站在密云区不老屯镇的5个低收入村和延庆区的2个低收入村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引进企业进行运营管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有力推动了这些村庄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