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8日10时45分讯(通讯员 向萍)近日,在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龙溪村,成片的大豆长势良好,一位剪着短发、果断干练的姑娘,正在田坎上和村民愉快地交谈。
“牟总,多亏你们公司帮忙,今年我家大豆种得多,超过去年啦。”一位60开外的老人,一边扯草一边说。
老人名叫张德安,是紫水乡龙溪村大豆种植大户,去年他家种植黄豆25亩。他嘴里的牟总,是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重庆市开州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重庆市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牟韦,她带领村民发展黄豆产业,把普通“田坎豆”变成致富“金豆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豆腐西施”。
产业助力,她给村民注入种豆“热情”
“紫水的豆腐,开州的酒,要吃豆腐往紫水走。”这句民谣传诵至今。
2014年,牟韦和同学田仕艳返乡创业,一眼相中了“紫水豆腐”,她俩发誓要把紫水豆腐做出名堂来。
说干就干,2014年3月,牟韦和田仕艳在紫水乡华新村9组成立了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同年10月建成并投产,成为当时全区唯一一家通过QS食品安全认证的豆制品加工企业。
“紫水豆腐”取材当地老品种黄豆,俗称“田坎豆”,加上天然山泉水,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但由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土地荒芜较多,“田坎豆”供应明显不足。
“必须把黄豆产量提上来,提高村民种豆积极性。”牟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解决黄豆来源,牟韦与当地种粮大户合作,将附近贫困户荒芜的土地租赁下来种植黄豆。为了提高质量,牟韦要求几位大户们记“种豆日记”,为今后种植基地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当年,该公司通过租赁贫困户土地500亩,产出黄豆60吨。36户贫困户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劳务收入获得收益近10万元。
为了鼓励种植大户,公司还出资2万元,购买微型黄豆脱粒机10台赠予大户,并将黄豆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2元。
“种豆比种包谷强!”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种豆热情大大提高。
近年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上政府多种专项资金投入,开展零星土地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化实现机械化耕作,解决了黄豆种植难题。并将整治好的土地实行“菜+豆”轮种模式,扩大了黄豆种植面积。
截至目前,紫水乡已建成适合机械耕作黄豆基地2000亩,年产出黄豆200余吨,实现黄豆总产值120余万元,“紫水黄豆”品牌附加值收益约6万元,“菜+豆”模式基地实现总产值400万元,惠及贫困户77户,共增收约100万元。
就业给力,她给村民创建扶贫“车间”
“黄豆作为初级农产品,直接对外销售所产生的收益始终是有限的。要让黄豆变成‘黄金’,须在黄豆深加工上下功夫。”牟韦说。这个理念,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牟韦投资300万元,在紫水建立了豆制品生产车间。该车间占地约4亩,拥有鲜豆腐、鲜豆干、魔芋豆腐、米豆腐、休闲豆干、膨化豆制品等6条生产线,年加工黄豆1200吨,实现年产值2800万元。生产车间成为黄豆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这下子好了,我再也用不着外出打工了,一家老小也能相互有个照应。”在车间务工的陈太芝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她说,“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像陈太芝这样在家门口挣工资的村民不少。目前,紫水豆制品公司共解决村民就业90余人,其中70%为当地村民,90%为家庭妇女,15%为贫困户家庭成员,10%为残疾、低保户。车间年劳务支出550万元,为当地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劳务增收约100万元。
“多亏这个厂,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邬宗群是进厂最早的一位,见证了公司发展的点点滴滴。她对牟韦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常说,“唯有加油干,干出成绩,就是对牟总的最好报答。”
“下一步,我们正在筹建规模更大的标准厂房。”牟韦说,随着业务发展,原来的车间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正在白鹤工业园区筹建新的标准厂房,预计可年加工黄豆3600吨,年总产值9000万元。这将会给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
电商出力,她让网销豆制品收入“返点”贫困户
“小灶炒、味道好、无防腐、更健康……”6月11日晚上8点,全市区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拉开帷幕,开州作为首“晒”区县闪亮登场,区长在汉丰湖畔,直播推介开州特色,把美味的“紫水豆干”推向了全国。
近年来,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一直秉承“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产品如人品”的理念,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公司通过近5年的不懈奋斗,“紫水黄豆”“紫水豆干”等豆制品已具有了明显的品牌价值,为紫水乡产业长效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有品牌做好了,扶贫才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这是牟韦一直坚信的信念,更是她带领一班人不断进取的动力。
紫水“田坎豆”个小,这种本地老品种黄豆具有独特的外观和醇香口感,既不能与东北等主产地黄豆比产量,也不能与进口黄豆比价格,唯有将“紫水黄豆”作为一个特色黄豆品牌打造,方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紫水黄豆”于2019年10月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紫水的黄豆、紫水的水,再结合当地传统工艺,打造的独具特色的豆制品“菜篮子”品牌,如今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紫水豆制品公司在区内外新世纪超市和永辉超市、各大农贸市场都设有专卖店或专柜等50余个。全程冷链运输、保存,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灶炒豆干”“手工厚豆干”等产品,成为游客最青睐的美食,被评为“消费者喜爱旅游商品”。
品牌得力,她让消费扶贫有了“快车道”
2017年,牟韦所在的公司成立了电商部,将产品通过网络向外销售,她率先建立了电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将网销豆制品收入“返点”贫困户,公司将网店销售额的5%用于支持当地扶贫事业。
公司的电商团队先后开展了直播带货、兑换卡册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活动,并积极与中国社会扶贫网、扶贫832网站、巴味渝珍、村村旺、拼多多、美团等平台对接,使得2019年紫水乡黄豆制品销售额较前一年提高了300万元,助推全乡80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50余元。
同时,公司成立农村合作联社,建立农村电商网点,将普通群众、贫困户家中自制腊肉、干土豆、干四季豆、笋干等产品,通过合作社统一包装,在电商平台销售。
2015年7月,牟韦被评为“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2019年,牟韦获得市扶贫办和市人力社保局颁发的脱贫攻坚“创新奖”。
随着“紫水豆干”名气增长,紫水乡当地小作坊的数量和产品销量与日俱增。公司在技术、销售上当好“指导员”,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渠道,更为脱贫攻坚增砖添瓦。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这位“豆腐西施”,领着一班人,硬是将“豆腐卖出肉价钱”。把普通的黄豆,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豆豆”。她领着村民一起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