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得到控制后,人造肉行业加速在中国的市场化节奏,各类产品密集上市:肯德基以1.99元5块的推广价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星善食”主义午餐;拉面说推出植物肉意面;喜茶跨界卖“未来肉汉堡;甚至李佳琦和罗永浩也在直播间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产品倾情带货,这些商品绝大多数都会以短平快的方式销售一空。
一、国际人造肉市场规模日渐扩大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2018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为46.2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达到64.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8%。全球肉类消费市场约1.4万亿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10%,那么人造肉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美元。
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在2018年的前9个月,植物肉占新发布的肉类产品的11%,约70%的美国人已经食用过植物肉产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人造肉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预估。美国是目前植物肉消费的全球最大市场,2018年美国在全球植物肉市场中占近40%的市场份额,并在未来保持较高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德国、英国和新加坡是复合增长率前三的国家,亚太及南美国家对植物肉的巨大需求也将推动市场的快速扩大,其中亚太植物肉市场预计未来将由中国主导。
美国植物肉目前主要应用于餐饮行业,以汉堡肉饼、香肠、炸鸡块的形式提供。根据The NPD Group的数据,快餐店的植物性汉堡订单比去年增长了10%,达到2.28亿份。植物性汉堡的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连锁餐厅的供应量增加,肯德基、汉堡王、麦当劳、星巴克都开始供应植物肉做成的汉堡和香肠。
二、中国植物肉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市场活跃
据The Good Food Institute预计,2018年中国植物肉市场的规模已达到人民币61亿元(约合8.8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4.2%;同期美国植物肉市场的规模约为6.84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根据OECD的数据,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8829.6万吨,欧盟与美国肉类消费量分别为4426.7万吨和4134.9万吨,目前美国肉类人均消费量为100千克左右,而中国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因此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这为植物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且中国拥有大量的生产植物肉的原料,全球大豆蛋白加工近50%、豌豆蛋白加工90%都是在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发展植物肉产业的优势。
自2019 年来,国内涌现出大批人造肉初创企业。国内粉丝行业的龙头企业烟台双塔食品与“珍肉”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人造肉月饼”,1000份人造肉月饼在电商平台上架后,很快便被一扫而空,其合作方“珍肉”首批3000份人造肉月饼在各个平台也已售罄。国内创业公司 Starfield 也在2019年 9 月初上线第一款人造肉产品,同时为试探国内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接受度,打造素食餐厅“青苔行星”,主打各种“人造蛋白”产品。香港Green Monday 公司旗下食品科研公司所研发的植物肉产品Omnipork 于2019年 9 月的淘宝造物节在内地公开亮相, 是一种形态类似肉馅、对标猪肉口感的植物肉,主要原料是豌豆、非转基因大豆、冬菇和米。2019 年 6 月百草味确定人造肉系列研发项目,核心团队为百草味食品研究院。并于今年1月推出新“肉”时代。金字火腿于2019年10 月份推出首款人造肉饼,目前已开发的植物肉产品有牛肉味植物肉饼、植物肉狮子头等,并预备研发植物肉馅、植物肉火锅等多类产品。自 Beyond Meat 上市后,各大品牌纷纷入场,在国内带动了一波爱好者尝鲜。可见,国内有很多资本仍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不少企业希望借此能够站上新的风口。
三、潮流有趣的创新形态植物肉更能赢得青睐
潮流有趣的创新形态植物肉更能赢得年轻人青睐。百草味的植物肉大粽、好巴食植物蛋白牛肉……传统中餐+植物肉黑科技的组合,满足中国胃,更满足好奇心。
香辣小龙虾、海盐海苔、柠檬甜椒、芥末咖喱……膳客传奇推出各类网红口味的植物肉零食,牢牢抓住了年轻人的胃。从年轻尝鲜党在植物肉各产品形态消费增速上来看,鱼、猪肉、鸡、虾仁、毛肚、魔芋占据TOP5。
近三年来,天猫平台年轻尝鲜党创新形态植物肉消费规模与人数连年增长。年轻一代不仅要求内容创新,新奇的包装也不能缺位。近年来,年轻尝鲜党在创新包装人造肉的人均消费超过整体人造肉的4倍。而跨界联名款的植物肉总能出其不意地玩出新鲜感,吸引着年轻人的无限“金力”。CBNData《报告》显示,年轻群体在跨界联名款的植物肉消费人数增速远超整体人群。
四、思宾格Biospringer酵母抽提物,让人造肉“好吃”起来
国内市场对人造肉的认知缺口在2019年正式被打开,但从打开认知缺口,到让产品成为中国消费餐桌上受欢迎的选择,似乎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最难跨越的那道门槛则在于口感。
作为真肉的替代品,植物肉已经从概念认知转变成了真实的消费行为。这波市场热度是当下,更是未来。当类似的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产品风味的期待也会越高。不仅追求真肉的口感,还要能吃出美味和幸福感。
根据DATA 100的调研显示,89%的消费者非常愿意或者比较愿意复购。而说起不愿意复购,其中74%其实是因为口感口味,包括产品的香气和它的质地,与动物肉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植物肉不好吃,没有吃肉的感觉,还真是征服不了消费者。
植物肉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以大豆或豌豆制作的组织蛋白,转变成与动物蛋白类似的纤维状蛋白,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但是要把植物肉做出与真肉的口感和味道,在风味提升上仍然需要大幅度改进,如大豆、豌豆提取的蛋白通常会有一点豆腥味,而思宾格Biospringer酵母抽提物可以很好地掩盖掉这些味道。同时,思宾格Biospringer酵母抽提物属于天然食品属性的调味原料,本身富含天然呈味氨基酸、核苷酸和呈味肽成分,应用在植物肉中,既能保证产品鲜美,有效增强肉感,全面提升整体风味。
为了顺应当下消费者对健康、天然的需求,在对植物肉产品的测试中发现,思宾格Biospringer酵母抽提物可以给植物肉带来牛肉、鸡肉、猪肉的风味,甚至可以带来烧烤风味,且保证了低盐、低脂、低热量的三低标准。
思宾格Biospringer酵母抽提物已广泛应用于制作素食产品中。在生产面筋、植物肉、魔芋等食品时,只需要0.5%-1%的添加量就可以给产品带来自然肉感,提升整体风味,此外也能帮助客户开发生产健康食品,例如可以帮助客户提供减盐产品,减少25%的盐用量。
植物肉在国内要落地,要从小众走向大众,不仅需要尽快制定法规标准,规范市场行为;需要食品供应商在加工和调配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更需要品牌方对于中国人饮食特点的准确把握,开发口味更好、更接烟火气的产品。
(更多详情,可关注“思宾格酵母抽提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