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口味蔬菜是土生土长的北京蔬菜。20世纪80年代,由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上对于蔬菜的需求剧增。但北京传统口味蔬菜产量低、抗病性差,不能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很快就被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杂交种所替代。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年来,很多市民都在寻找这些品质好、风味浓的北京传统口味蔬菜。因此,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从2009年着手北京传统口味蔬菜的恢复和示范推广工作。
“费了很大劲!”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曹华感叹道。北京传统口味蔬菜恢复工作遇到的第一关就是“种子关”。种子最早是从农科院的资源库里去寻找。又经过曹华等人多方努力,机缘巧合从“菜把式”手中得到了一些比较纯的“心里美”萝卜种子和其他的老品种种子,恢复工作才得以进行。
有了种子,接下来的第二关就是“培育种植关”。“相比30年前的北京,现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北京传统口味蔬菜的种植也需要在传统种植方式上进行适应的改造。”经过多年的摸索,曹华总结出了北京传统口味蔬菜恢复生产的几个重点:一是选择风味浓郁、市民喜欢吃的优质品种进行恢复和推广种植;二是土壤、空气、水质等要符合作物的生产规律;三是注重肥料的使用,合适的肥料能够提高蔬菜的口感,最终挑选出内蒙古的草原羊粪用于北京传统口味蔬菜种植;四是科学管理,利用中医理论、黄蓝光板、防虫灯网等进行病虫害防治。另外,根据传统口味蔬菜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如“心里美”萝卜储藏在1-2摄氏度的土窖中,核桃纹白菜则放在封闭的冷库。
“我们还采用现代农业技术,通过水肥精准调控,开展新型栽培模式来保障传统口味蔬菜的提质增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雷喜红博士介绍道,以传统口味蔬菜原味番茄为例,采用先进的基质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物联网,让环境及水肥可通过电脑及手机实时监测和调控。肥料利用更加科学合理,养分均衡,原味番茄可提前采收2-5天,亩节省用工12.5%。有效提高番茄的口感风味,亩产稳定在3000公斤以上,亩效益5.5万元以上,较常规生产提高30%以上。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赵鹤介绍,今年北京传统口味蔬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新增顺义区北京巧嫂蔬菜果品种植合作社、北京兴农鼎力合作社、密云区季庄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多个园区种植传统口味蔬菜。目前,北京传统口味蔬菜陆续上市,基本能做到周年供应,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时令传统口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