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典型经验

   2021-02-18 农业农村部12510
   编者按: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我们从各地选择部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典型经验材料刊发如下,供各地参考、借鉴。
 
  标准贯通产业 监管落到村社
 
  四川省金堂县
 
  金堂县地处成都市东北部,是全省丘区现代农业重点县和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成功创建第一批国家农安县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产保供要求,坚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减乘除”,全力构建“产、管、销、追”四位一体监管模式。
 
  品牌的树立,质量是基础。作为成都“菜篮子”和“果园子”的重要保障基地,近年来,金堂县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产保供要求,坚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了“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社、经费有保障、检测全覆盖”的监管格局。
 
  构建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全过程的监测体系和全方位的执法体系。为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不足和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金堂县在全省配备职业村级监管员106人,实施“网格化”监管,将全县811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纳入例行监管范围。构建县、镇、村三级检测网络,支持企业建自检室,年定量检测农产品1400余批次、定性检测农产品8万余批次,抽检范围覆盖主要种植养殖基地及全县所有分散经营农户。成立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下设种植、养殖、水产、农机四个执法中队,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近3年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2件,立案查处结案率100%。
 
  加强制度建设和手段创新,积极推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金堂县积极探索试行合格证制度,建全追溯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具合格证7.5万张,带证上市食用农产品5.56万吨。制定《金堂县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试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有效惩戒失信行为。
 
  零距离宣教  网格化管控
 
  坚决守住蔬菜“舌尖上的安全”
 
  山东省寿光市
 
  寿光市2016年获批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近年来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创新实施网格化、全域化监管模式,探索和创新农药监管方式,持续加大农药质量及农药残留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面教育培训,蔬菜质量安全人人“有意识”。一是舆论“宣”安全。通过张贴公告、宣传标语、制作视频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与蔬菜种植户、农资经营门店、蔬菜合作社逐一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二是培训“教”安全。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大培训,专题讲授蔬菜质量安全、提升蔬菜品质、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课程。三是抽检“说”安全。树牢“每一次抽检就是一次宣传教育”的理念,蔬菜抽检走到哪里,面对面的蔬菜质量安全普法宣传就带到哪里,质量安全普法“村村到、户户到、全覆盖”,种植户的自觉意识、自律意识、敬畏意识明显增强。
 
  健全工作机制,蔬菜质量安全环环“有措施”。研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以信用惩戒倒逼生产经营者遵规守法、安全生产。全面落实使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农产品“带证明上网、带编码上线、带标识上市”。整合农产品生产、农资实名制销售、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交易等大数据资源,实现全程质量信息化智慧追溯。实行“拉网式”排查。做到上市蔬菜抽检“全覆盖”,2020年共抽检蔬菜样品9.8万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99.6%。同时督促合作社加强蔬菜质量自检,全市已规范建设蔬菜检测室并正常开展自律性检测的合作社达530家。
 
  加强依法治理,蔬菜质量安全时时“强震慑”。制定《农产品质量问题约谈制度》,对问题农药移交执法大队、市公安局,追究经营责任,溯源农药生产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开展了农资市场大排查大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飞行检查、春节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等系列行动,对违规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及各镇街区,建立齐抓共管联动机制,对农贸市场、农产品仓储冷库、蔬菜购销处实施交叉监管。2020年共移交线索32起,有效发挥了联合监管的合力效能。
 
  强化信用监管,构筑 “守信用、双承诺”防控体系。一是组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社会信用“双承诺”防控体系。二是开展农资经营规范化创建,实施农药经营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争先树优、正向激励引导机制,按照“先整改、再提升、后考核”的步骤,将全市农药经营门店以2:3:4:1的比例划分A B C D等级。通过考核办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农资门店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农资网上监管与服务功能,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
 
  发挥生态优势 突出全程监管
 
  黑龙江省铁力市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东枕小兴安岭群山,西接松嫩平原,境内山多林密,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到66.07%,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9.1%,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铁力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绿色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全力打造优质农业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大幅跃升,于2019年获批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突出绿色种养,在生产源头上聚焦发力。发挥生态优势,推广绿色种养模式。种植业重点推广三大作物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9项绿色种植模式;养殖业重点推广绿色饲料,合理进行饲料配比,最终实现“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建设绿色种养基地,打造绿色产品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向引领,已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
 
  突出全程监管,在综合治理上多点发力。严格隐患风险排查,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定期对农用地土壤及农业用水等情况开展监测和风险评估,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定期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生产流通环节的农产品开展抽样监测,四年共检测样品1万余个,平均检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开展农药、“瘦肉精”、生猪屠宰、生鲜乳、增绿护绿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实行检打联动,严厉打击查处非法添加农兽药、不按要求执行休药期等违法违规行为。
 
  突出责任落实,在监管保障上精准发力。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职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并纳入政府绩效工程。市、乡、村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形成了三级网格监管格局。同时,在全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和承诺制,实施产品全过程追溯,建立信用档案,实施“红黑名单”管理。采取企业自查和委托第三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保证入市产品安全,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唱响国家农安县“金字招牌”
 
  全力打造“醉美凉州 地道农产”品牌形象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武威市凉州区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授牌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巩固提升国家农安县创建成果,凉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内强品质、外塑品牌,继续创新监管模式,借势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真正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监管责任体系。市级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镇、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采取区镇联动、部门互动、行政与技术配套的方式,层层签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确保了监管工作不留空、不缺位,构建起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生产者尽责、社会共治的长效工作机制。
 
  强化监测机制,构建农产品监测体系。制定下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以标准化生产园区、出口农产品基地、果蔬收贮运主体和生猪定点屠宰场为监测重点,以定量检测为主,定性检测为补充,开展监督抽检工作。所有镇以定性检测为主开展例行检测,农产品抽检“镇不漏村、村不漏基地”。
 
  推广标准化生产,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及时将先进适用技术、产品补充到生产技术规程中,并转化成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方便了生产者学习、掌握、应用。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技术指导、组织生产、质量检测、收购销售的“五统一”全程管理方式,建立田间生产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记录、管理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智慧监管,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要求,建成区级监管追溯指挥中心1个,区级监管追溯工作平台4个,镇监管追溯工作平台39个,录入监管人员541名,监督检查记录3351条,上传检测数据26.1万条。
 
  强化宣传营销,培育农产品地域品牌。借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精心组织筹备“醉美凉州、地道农产”助农扶贫现场带货直播活动和“甘肃2020网络扶贫博览会”,打造富有凉州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