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农业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适应国际国内大生产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质监部门要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应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标准体系、形成部门合力、强化辐射引导、提高检测水平、加大培训宣传。
□ 袁文忠
作为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牵头部门,质监部门如何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抓好落实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
强化组织领导
农业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适应国际国内大生产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们把加快制定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制定培育规划等措施,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市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还把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实现了从只重视工业标准化向工业和农业标准化并重的转移。政府把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定期督察通报,为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制定标准体系
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标准化支撑体系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关键,而发展农村经济首要的应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将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和经济优势,让农民切实受益,成为当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从建设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入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目前,我们根据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的需要,在全市组建了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标准化技术服务队伍体系,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企业、农户按照标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并以此推动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和与WTO规定接轨的需要,围绕当地的果、烟、牧等农产品8大支柱产业建立标准体系,先后制定农业地方标准规范168项,覆盖了大枣、苹果、烟叶、养猪、核桃、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各类产品。目前,全市特色农业产值已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80%以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所占比例也由“九五”末的64%、36%和零,调整到目前的49%、44%和7%;现有的6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也由过去对农业科技贡献率的20%,达到了现在的40%,出现了建设一个龙头企业,树立一个名牌产品,带动一个相关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喜人局面。
发挥政府作用
形成服务合力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具体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投入为重点的运作机制,突出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成效显著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对于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项目要减少经费投入,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在服务方面,各职能部门要突出做好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领导和服务工作。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听取汇报,加强协调,强化责任,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申报、部署、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表彰等各阶段都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联合检查,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强化辐射引导
领跑现代农业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围绕当地的主导和特色农产品,逐个制定发展保护规划,深入挖掘传统名特优农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培育。通过对这些产品的栽培、养殖及后期加工各个项目制定标准,逐步建立健全了产品标准体系,并严格组织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生产加工过程,为逐步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三门峡牌烟叶、灵宝苹果被命名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卢氏连翘、木耳、卢氏鸡、灵宝苹果、大枣、杜仲等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全国拥有地理标志产品最多的地级市。陕县二仙坡绿色果园山庄靠标准化这把“金钥匙”种植的苹果,打开了国门走向国外,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拿到欧盟市场通行证并通过GAP认证的农业企业。龙头示范企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接出口创汇多达1800万美元,年创农业效益达上亿元。
提高检测水平
严把质量关口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步趋向多样化和高档化,尤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质监技术机构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不定期进行检测,为农产品安全认证和农产品出口提供必要的质量检测保证,并努力做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减小贸易壁垒,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投入150万元,在市、县两级建立食品试验室,达到了P2级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基本满足了当地农产品的检验检测要求。经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的土壤、灌溉、空气等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加大宣传培训
增强主体意识
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一方面,要从强化农业标准化发展意识入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化推广人员的水平,加大对农民群众标准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自觉使用标准的意识。2006年,为使农民群众正确掌握农业相关标准,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十余人,按照当地不同类型的产业,筹措资金29万元,编辑出版了《农业标准化概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9套农业标准化系列丛书。为使农民更容易理解生产技术知识,又协调相关部门出资24万元,印制了核桃、蔬菜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张贴卡,免费发放给广大农户。市委组织部还专门针对农业标准化对县、乡、村三级干部进行培训,使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作者为河南三门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