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重塑监管架构,使国民免于食品安全的恐惧

   2010-08-24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4760

    圣元奶粉没事了,国人“食之不安”仍难于释怀。你看,“霉大米”又冒出来了,东莞成了假冒名牌大米的基地,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名牌大米竟然是被抛光霉大米;还有青海、河北、山西、天津多地查出百余吨三聚氰胺乳粉……会不会什么时候某种奶粉或者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又卷土重来?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从“大头奶粉”到三鹿奶粉;,从“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毒大米”、“霉大米”……食品安全事件,这些年来,接二连三。

    国人不明白,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了不少,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也不下十个,但对食品安全所出现的问题,负有监管职责的所有部门为何却往往不察觉、或后知后觉、或无动于衷?甚者是知而不查?

    国人不明白,有这么多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怎么我们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竟然还这么不灵敏?以致在食品安全危机冒头时步步被动?仅就奶粉来说,几年来,每次“事件”过程几乎都是一个轨迹--着急的妈妈们对奶粉有疑问,到相关部门投诉,被“踢皮球”;想检测样品,又被“不能接受个人检测申请”为由挡驾;一直到媒体多次报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某领导人重视,然后,检测方法有了,标准也有了,检测终于开始了。

    就圣元奶粉受怀疑来说,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被闹得人心惶惶,看来,从“大头奶粉”到三鹿奶粉,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似乎没有总结什么教训。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接警制度,于是,又有了这场虚惊。

    本来,乳品行业绝非什么高科技行业,检测不应该构成什么问题。可是据报道,圣元奶粉受怀疑的事件发生后《东方早报》记者曾分别致电获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两大国家级乳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位于哈尔滨的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位于呼和浩特的国家乳制品及肉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家机构均表示,“我们只能检查奶粉国家标准里面规定的项目,激素并不在其中。好一个”不在检测项目中“!也许很多罪恶就隐藏在这些”不在检测项目中“的项目里。记得当年三聚氰胺也不在检测项目中,这次又是国家没有这样的检测项目,政府治理的滞后性再次暴露无疑。往往是这样,权威信息的出现因机制原因严重滞后,又加剧了事态发展。

    从服务公众与确保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的角度讲,在国家质检体系中,是不是应该建立”先受理,后转交“的制度规定?即使没有检测能力,也应该收下个人的检测申请,由该机构向其他有能力检测的机构转交或向卫生主管部门加以报告。

    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人民政府的主动服务的责任和意识,应当是当人民有了事,或被某个问题困扰时,应站出来答疑解惑。

    针对不断出现的就食品安全事件,让国民免于食品安全的恐惧,应是政府施政的目标。政府应该重新审视现有的监管架构,着手应建立起一个高度灵敏的预警机制,把食品安全事件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消除国人”食之不安“的忧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