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份,在香港《文汇报》上刊登一则新闻,英国早前一项研究发现,「日落黄」、「酸性红」等6种人工食用色素可能令儿童过度活跃行为加剧。告诫家长应避免让儿童进食太多人工食用色素,选购产品时亦应多加留意。
人工色素对婴幼儿可能存在的危害,已引起政府的高规格重视,但相对于欧美等国,还是表现出乏力的状态。在全球化经济时代,无论是从人工合成色素的研究与相关法令、法规制定,大陆整体推进还稍显缓慢。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2010年7月份,欧盟制定相关法规,在欧盟成员国出售的食物如含有柠檬黄(E102)、喹啉黄(E104)、日落黄(E110)、酸性红(E122)、胭脂红(E124)和诱惑红(E129)等六种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必须加上“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及专注力有不良影响”的警告字样。
关于人工合成色素摄入对人体的影响,在应用之初便有相关研究,在2008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请求,进行食用人工色素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整个研究耗资75万英镑(约合150万英镑)。研究结果发现,包括柠檬黄和日落黄在内的6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
对于此项研究结果,在国内只有少量的网络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是媒体,还是老百姓对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问题,关注度低,且停留在被动关注的层面。欧盟此次相关法规的制定,不仅仅是体现在民众对人工合成色素对婴幼儿存在危害的重视,更体现对于民众权利的重视,让民众拥有知情权,而类似的法规才是最值得借鉴,并迫切需出台的。
接轨国际标准,还原孩子天然童年色彩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色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而且在食用色素的管理、合成色素的使用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多种合成色素已被禁止或严格限量使用。
在丹麦,研究人员建议,与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不如在食品标签上标明添加色素的类型。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对食品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此外,丹麦政府还决定禁止在基本食物中使用色素,并要求所有添加的色素都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注明。丹麦采取这种行动是为了保证那些对某种色素过敏的人群食用没有色素的基本食物。
其他国家则更严格地限制某些色素,特别是偶氮类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可以合法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品种已经大为减少。在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时,品种多达100余种,日本曾批准使用的合成色素有27种,现已禁止使用其中的16种。美国1960年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35种,现仅剩下7种。瑞典、芬兰、挪威、印度、丹麦、法国等早已禁止使用偶氮类色素,其中挪威等一些国家还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色素。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已禁止在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儿食品、糕点等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
与欧盟相比,中国在人工合成色素,特别是添加剂摄入领域监管更为严格,中国法令规定的9种可以食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中,包含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等6种偶氮类的合成色素,其添加剂量一般都会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远低于欧盟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一的添加剂量要求。同时,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法令明确规定婴幼儿食品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于人工合成色素的潜在危害认知薄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为重要的是人工色素影响最大的是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
这就需要民众不仅仅是在“人工合成色素潜在危害”上的意识接轨,也需要借鉴并接轨国际标准,在食品上标注添加的人工色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让民众充分享受知情权,还孩子们更健康成长。
天然更健康,人工色素到天然色素过渡
欧盟要求对食品内添加的6种人工色素标注健康警告,对我国制定相关法规、法令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中国相关企业同样意义非凡。
中国每年约有1/5的食品输往欧盟,欧盟该新规将直接导致我食品农产品出口风险增加,因此,相关企业要从安全健康角度出发,积极寻找安全可靠的纯天然色素,密切关注出口国相关规定,及时跟踪欧盟最新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动态,严格按照国外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规避不必要的出口风险。
中国食品添加剂及配料协会着色剂专业委员会的报告中说:“天然色素是我国着色剂产业发展的方向,天然、安全、有效、有生理功能是着色剂产业全球发展方向。”
与人工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大部分还都含有营养。所以从民众追求健康的角度来说,天然色素绝对是发展趋势。对企业而言,天然色素的使用也将突破国外人工色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于民于企,天然色素都是大势所趋,人工色素过渡到天然色素只是时间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