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谷、薯、菌,一旦变质可能要人命

   2023-08-08 上海疾控5470
  近日,官方通报某地两女子吃凉皮后中毒造成一人死亡的消息,引发热议。
 
  夏季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意外过去也时有发生,2022年案例中的罪魁祸首是凉拌木耳。
 
  省流版
 
  1. 夏季为食物中毒高发期,应多加防范,预防食物污染。
 
  2. 隔夜银耳和凉皮等,可能变质产生米酵菌酸,使人中毒。
 
  3. 干品建议现泡现吃,烹饪前手触鼻闻,如有异样,即刻丢弃。
 
  凉皮和银耳从美味食物一下子变为致命“毒药”的根本原因是隔夜吗?
 
  并不是!它们的“毒”源于变质!变质的银耳和凉皮被环境中的椰酵假单胞菌污染,该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才是导致食物中毒和人员死亡的原因。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简称椰酵假单胞菌,为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毒素。
 
  该菌种是我国学者1977年在东北酵米面中毒食品中发现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外环境中普遍存在。
 
  椰酵假单胞菌在25-37℃均生长良好,最适产毒温度为 26-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 7096-2014)规定:银耳及其制品中米酵菌酸含量必须≤0.25mg/kg。目前正值高温季节,降雨频繁,湿度较高,再加上储存不当,细菌极易繁殖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毒素特点
 
  毒性高,人摄入1-1.5mg就会导致死亡。
 
  对热、碱稳定性好,一般的烹调加工不会破坏其毒性。
 
  病死率平均可达41.80%,个别中毒事件中高达100%,是我国病死率极高的一种细菌性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一般为0.5-12小时,少数为 1-2 天,最长为 3 天。作用的靶器官是人体的主要实质性脏器,如肝脏、大脑、肾脏等。
 
  1
 
  潜伏期: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损伤。
 
  2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全身无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及轻微腹泻等。
 
  3
 
  重度中毒:表现为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样物)、意识不清、烦燥不安、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以下3类食品容易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
 
  (1)谷类发酵制品
 
  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及醋凉粉等。
 
  (2)薯类制品
 
  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3)食用菌
 
  黑木耳、银耳。
 
  预防中毒小贴士
 
  这种想法不能有:
 
  面对稍微发酸或发霉的食物,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稍微有点坏没事的”,“吃一次没有关系”。
 
  以下做法要记牢:
 
  1
 
  长时间发酵的面米食品有被污染的风险,常温发酵一般不要超过6小时,冰箱冷藏发酵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
 
  2
 
  购买木耳、银耳等应注意外表有无霉变、表面是否粘腻、是否有异味等。
 
  3
 
  干品要按量泡发、即泡即食,泡发不超过2小时,建议置于冰箱冷藏泡发。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食用前摘除银耳的基底部。
 
  4
 
  谷类食物储藏时应注意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干品若放置时间过长,可在阳光下暴晒杀菌。
 
  5
 
  一旦发现食物有异味或手感不对,应立即丢掉不再食用。
 
  6
 
  保持厨房环境卫生,以免食物被微生物污染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7
 
  夏季和秋季为该类食物中毒高发期,应多加防范。
 
  8
 
  发现中毒后,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凡与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往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佳。 椰毒假单胞菌中毒机理及其预防措施研究[J]. 营养健康, 2019, 13(32): 102-104.
 
  [2] 范璐,  栾杰。 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23): 8098-8101.
 
  [3] 张秀尧, 蔡欣欣, 张晓艺, 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J]. 质谱学报, 2020, 41(3): 268-277.
 
  [4] 苏嘉妮, 杨丹婷, 李婉珊等。 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调查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13): 4112-4118.
 
  [5] 陈子慧, 黄芮, 梁骏华等。 2018-2020年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 34(1): 158-162.
 
  [6] 彭沛穰, 景雪梅, 冶晓燕等。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变种的危害及预防[J]. 生物学通报, 2021, 56(6): 1-3.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