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舒兰市的水稻基本已经收割完毕,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客商来到舒兰收购有机水稻。为什么舒兰的水稻这么受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舒兰市坚持绿色生态理念,用工业化、全产业链思维壮大稻米产业。水稻种植大户、大米加工企业,逐渐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走出一条“好米”变“名米”,使“舒兰大米”成为行业翘楚的光辉之路。
舒兰市建有5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全国领先;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舒兰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7.5万亩,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在稳住种植面积的同时,当地积极推广“鸭稻、鱼稻”共生的绿色有机种植方式。
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的学明家庭农场今年种了127公顷水稻,采用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种植有机水稻43公顷,养殖鸭子5000只,利用鸭子给稻田除草。得益于有机水稻的好品质,农场还未收割完,来自上海、舒兰的客户便纷纷来到农场收购。
“有机水稻供不应求,今年的稻子价格好。” 学明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学明对记者说,今后,学明家庭农场将大力发展稻鸭共生等栽培模式,进一步扩大有机水稻种植面积。
目前,学明家庭农场的大米已经卖出去一半了,剩下的要看市场价格的浮动,“伺机”出手。李学明说,“今年大部分的水稻和鸭子都与客户签订了订单。今年全部采用鸭子除草,仅鸭子就能销售20万元左右,还省下了人工除草的费用。有机水稻的价格4.8元一斤,今年是丰收了。我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模,把农场建成一个集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把农场办得越来越好。”
在法特镇龙兴家庭农场里,刚刚经过专业机构检测的“高硒大米”已经全部销售出去了,“我们农场的大米经过检测每公斤含2925微克硒,这一点点宝贝就成了我们的致富法宝。” 农场负责人都兴海是当地种粮大户,水稻种植面积120公顷,土地集约规模化使他早已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虽然龙兴家庭农场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只有17公顷,但是“鱼稻共生”的有机种植模式令都兴海的高硒大米成为北京、上海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年的订单已经都卖完了,余下的绿色大米也根本不愁销路。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共同发展。舒兰市2013年组建大米协会,规定舒兰大米品牌由大米协会授权使用,凡企业上市销售的舒兰大米都必须通过该市粮油监测站质量安全检测。大米协会实行动态淘汰制度,每年一调整,以调动企业积极性。目前,包括金星米业、永丰米业、禾鑫谷物、吉米粮食、友诚米业等28家优质企业入会。
截至目前舒兰市大米协会共有28家会员企业,舒兰市20个乡镇街全部覆盖,带动大型农户5000户以上。依托大米协会,组织优质家庭农场、合作社加入协会,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协会凝聚力,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农户利益共同体建立,实现品牌大米产购销一体化经营。
舒兰市持续推动大米协会发展,制定舒兰大米中高端“头部”品牌标准,建立舒兰大米优秀品牌目录,集中政策,重点培育,着力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互动联动。
舒兰市大米协会会长的孟广多骄傲的说,“我们舒兰大米就是要打造出全国水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今年,舒兰大米协会带领行业企业参加了温州、杭州、福州、北京等地的展销会,对接经销商、采购商,签订了意向销售协议19.63万吨,涉及销售金额13.89亿元,“我们要让舒兰大米享誉全国!”